本网讯 (记者 王尚锋)“到了收获期,却少有客商收购。上门送货,却用量少赔本不赚钱。”7月10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的洛南县石门镇农技站干部和镇上的部分马铃薯、香菇种植户心急如焚,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市内外客商能够上门收购,以解销售难题。
洋芋到收获期鲜有客商来
石门镇生产马铃薯历史悠久,今年全镇马铃薯生产面积9000余亩,预计产量1.8万吨。石门镇农技站农技人员郭玺民说,目前,全镇马铃薯已陆续进入成熟期,正准备采收销售。由于缺乏市场推介、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等因素制约,马铃薯出现销售难题。为了使薯农增产增收,鼓励薯农发展产业积极性,镇政府、农技站、合作社也积极采取措施,正在帮助薯农联系打开销路。真诚希望境外客商前面来订购。
陈墹村种植大户、洛南鑫富洋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忠锋说,全村种植有500多亩洋芋,自己也种植了10多亩。洋芋到了收获期,合作社100多会员都急盼客商。但是联系的客商却拒绝前来收购,原因是客商在当地已经找到货源。到县城销售,情况好一天仅能销四五百斤。
香菇销售勉强维持成本
郭玺民说,石门镇杨河村王平娃等人合股花巨资搭建100多个棚塑钢拱棚,发展反季香菇。因经验不足,加之近期气候多变,棚地栽香菇本应在7月中下旬出菇,却提前在7月初出菇,面对丰收提前到来,王平娃等人欣喜又焦虑。
杨河村王平娃告诉记者,这几天每天所产1000多斤鲜香菇若不及时销出去,就会腐烂变坏。由于少有客商前来,这几天就雇人拉到西安胡家庙销售,由于香菇色泽、形状等原因影响,每斤香菇价钱只有3元左右,而外地香菇却在5元以上。拉到县城销售,一天只有30多斤鲜香菇进超市,价钱也只是4.5元左右,勉强保本。自己合伙建大棚,雇佣人员20多人,每斤香菇只有卖到四五元才保本钱。期盼有客商联系,下一茬香菇能卖个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