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书国 韩树深)今年以来,柞水县柴庄镇相继在天埫村和晨光村开展农村“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大力发展沼气,使村民也和城镇居民一样,用上了清洁的沼气,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了村民热烈欢迎。
“我们现在煮饭可方便了,用沼气做饭,手轻轻在灶盘上一按,乌蓝发紫的灶火使一盘菜一会就可炒熟,火候根据需要可大可小,方便、省心。沼液和沼渣还是好肥料,一年下来给家里节省上千元的肥料钱。县上还给配备了价值4500元的太阳能、节柴灶、太阳灶及其配套的灶具、管子等等,我们只需出500元,同时还免费送来了2.5吨水泥和400口水泥砖等材料,且县镇技术员全程服务指导,大家都抢着修呢。自从建了沼气池,也不用上山砍柴了,省些力气好侍弄庄稼。更重要的是沼气建成后,我家院子里再没有臭哄哄的猪圈、四处堆放的秸秆,厨房里是清洁的沼气和卫生的自来水,院子既干净又整洁,太舒心了。”当该镇晨光村二组村民刘传林谈起户用沼气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该镇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多形式广泛宣传发展农村沼气的作用、意义和优惠政策,引导农户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在修建过程中,严把技术质量关,确保修一口成一口。同时建立健全沼气技术服务中心,对全镇沼气户进行沼气使用技术培训,有效促进农村沼气的推广应用。此外,该镇还通过召开现场会、办培训班、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等形式,引导用户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经济,培育特色生态农业,促进沼气户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全镇共有5个村建起沼气池400多口,经初步预算,该镇沼气池年产沼气154000立方米,可节约薪柴600吨,年产沼肥800吨,增加农业产值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