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孙传卿)在日前召开的商南县委第十七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五治”活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实施科级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两个决定。这两个《决定》,着眼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力求建立长效机制,倡导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而再次绷紧了领导干部的“神经”,为干部作风套上了“金箍”和筑起了“防腐墙”。
为了切实解决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人心浮躁、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等问题,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树立“为发展配干部、凭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激发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商南县委决定推行科级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度,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优胜劣汰、有效激励、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把那些工作有激情、有能力、有思路、有作为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关键岗位,把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干部调整下来,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着力构建“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干部队伍,积极营造“干事、创业、争先、赶超”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工作热情,着力建设执行力强、创新力强、感召力强的领导班子。
该县实施末位淘汰制,由组织人事部门采取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认定淘汰对象。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较差等次;县直部门工作连续两年排全市七县区最后两名;领导班子在年度考核测评中总体评价好和较好得票达不到三分之二或者差得票超过三分之一,考核结果被评为较差等次,经组织考核认定确实存在问题;在干部考核考察中,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票达不到三分之二,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胜任现职岗位;在干部考核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测评中,反向测评排名居同类别最后一名且测评得分在60分以下,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问题;在公务员(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的科级领导干部,采取免职、调离、责令辞职、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组织处理。
该县采取公开选拔人才、干部培训中选择人才、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人才和干部自荐等多种方式方法,建立后备人才库。按照党派、性别、民族、专业四个类别及近、中、远期可提拔使用进行分类储备。因人而异,采取上派学习、下派锻炼、双向交流等形式,有目的进行针对性培养,建立考核考评、定期谈话、动态管理制度,使后备干部队伍在稳定和发展中不断得到优化。本着“备用结合”和“成熟一个、提拔一个”的原则,优先从后备干部中进行提拔使用,原则上不是后备干部的不提名、不上会,真正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领导班子建设有机结合。该县将着力提拔重用一批30岁左右的正科级干部,选拔培养一批25岁左右的副科级干部,为商南未来发展培养储备人才。
商南县还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治赌、治奢五个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治庸增能力、治懒提效能、治散聚合力、治赌正风气和治奢促廉洁,着力解决影响事业发展、影响队伍形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在全县营造树立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的浓厚氛围。县上成立治庸治懒治散、治赌、治奢、执纪4个工作组,把长远的目标与阶段性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把对全体党员的教育规范与重点问题、重点人员的治理惩处结合起来,把阶段性治理与形成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把平时的监督检查与定期考核问责结合起来,采取得力措施,从思想上、源头上、机制上根治五种不良风气,以此提升“五治”活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