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马泽平)眼下,正是烟农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打烟、上烟、烤烟、挑烟……可镇安县永乐镇安山村烤烟合作社社员王洪志就相对清闲,他和其他几位村民连片种植了130亩烤烟,打烟开始以后的烤烟劳作全由安山村烤烟合作社打理,而他的收入一点不少。
安山种植烤烟已经有几年了,那时都是散户种植,烤烟又受气候和技术影响大,村民生产烤烟的积极性不高。去年,永乐镇将安山确定为千亩烤烟生产重点村。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形式,今年,永乐镇党委、政府在安山村搞烤烟专业合作社试点。安山村于今年3月组建烤烟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发展,在种植技术、打烟烘烤、市场销售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引导全村走烤烟致富之路。
村支书苏文明是安山烤烟专业合作社理事会会长,他成天忙着为社员们找劳动力、联系旋耕机、邀请技术员、协调烟煤运送等。“烤烟劳作很辛苦,为了提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合作社与社员签订合同,承诺每亩最低保底价1000元收购烟叶,烟农只需要进行移苗到掐顶的田间管理,只占整个烤烟生产50%左右的劳作。”苏文明说,“打烟忙、烘烤技术难把握、卖烟分级怕吃亏等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复杂的生产环节全部交给合作社,这样就能发挥集约经营、机械作业、熟练操作的优势,达到降低成本、减少耗损、提高质量的目的。”
“这是村里第一次成立合作社,我今年就尝到了甜头。” 社员王德伟笑着说,“今年天干,烟叶产量下降,我种了30亩烤烟,加上最近在合作社打工,纯收入有三万多元,收入比去年不但没有下降还有所提高。”村文书李道顺介绍,最近正是打烟忙季,每天合作社都要承担四五十工人吃饭。目前合作社理事会会长村支书苏文明已经垫资10多万,买煤、支付劳务工资。今年合作社赔钱是肯定的事,但烟农致富却进了“保险箱”,以后村上发展烤烟或者其它产业时,村民就会消除顾虑,积极拥护。
据了解,今年安山30多户土质较差的社员种植的500亩烤烟,保底纯收入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