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胜利 侯向锋)商南县十里坪镇大竹园村蒋石沟组76岁的孙元宝老汉和71岁的老伴,一大早就在村口的大路旁焦急等待着,因为他们知道,今天县法院的“流动法庭”要来他们居住的地方,现场开庭审理他俩诉两个儿子不赡养他们的纠纷。
开庭时,100多名村民自觉前来旁听。开庭过程中,法官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摆事实、讲法理,诉亲情,在法官们的情与理的打动下,两个儿子露出了愧容,很快达成了赡养协议,孙老汉也露出久违的笑脸,这起案件不但得到了顺利调解,还教育了在场的广大群众。
一枚国徽,一台流动的“大篷车”,三五张桌椅,几块法官和原被告的身份牌——就是这样一个简易的“流动法庭”,开庭审理百姓的民间纠纷。近一年来,这样的“流动法庭”在商南县的13个乡镇巡回开庭,调解了矛盾纠纷,促进了和谐,还成了当地一种特殊的法制教育。
商南县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村民到县上或者镇上法庭打官司十分不便。为了化解群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商南县法院今年大力推行“流动法庭”这样的办案模式,以化解村民纠纷。商南县法院为了扎实有效开展好流动法庭工作,他们深入到各乡村全面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乡村群众中发生的各种涉法矛盾纠纷问题,他们特别选择一些在农村较为普遍的案件,把这些案件作为“流动法庭”审理的重点案件,到辖区村组居及农村集市现场办案。该院把这些典型案件巡回到各地流动开庭,同时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现场法律咨询。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们还先后到该县的试马镇、富水镇、白浪镇开展上门答疑活动,还向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公布联系电话,让广大群众知晓“流动法庭”的作用和意义。
从今年3月份开始,该院组成的“流动法庭”前往该县的白浪镇、赵川镇、十里坪镇现场巡回流动审理,仅三天就受理各类案件9起,同时发放诉讼须知、平安建设手册等普法宣传材料2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30余人次。4月份,由该院院长殷本明组成的“流动法庭”前往湘河镇、白浪镇对三起案件进行了巡回流动审理。前不久,“流动法庭”前往该县十里坪、魏家台镇巡回开庭4案,调解2案。
据了解,自今年2月以来,商南法院为方便辖区群众诉讼,特别组建了商南县巡回“流动法庭”工作组,负责指导管理本院的流动审判工作。
截至目前,自该院成立“流动法庭”7个月以来,遍及13个乡镇,行程达900余公里,共巡回开庭宣判48案件次,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46人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