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徐世旺) 连日来,山阳县丰源公司3-4号氮化钒生产线、腰坪电站、秦阳建材公司60万吨粉磨站等非公经济企业建成生产, 18个非公经济工业项目开工17个,完成投资20.1亿元。1-9月,全县新增各类非公经济实体1041个,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33%。
今年以来,山阳县不断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该县坚持把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作为发展非公经济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全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实施“非公企业发展工程”,县工业发展基金在财政预算1000万的基础上,逐年递增20%,并对部分非公企业在手续办理、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予简化、减免,特别是对新发展非公企业,落实专人实行“保姆式”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力帮助非公经济企业扩产促销、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积极开展“百人百日进企业”活动,着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摆脱经营困境。抓住氮化钒、高纯钒等钒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的机遇,加大扶持五洲公司、永恒公司等钒产品生产企业技改扩建,加大生产,提高效益。制定了《山阳县招商引资奖惩办法》,将招商引资任务落实到各镇各部门,并设立招商奖励资金600万元,全力推行全民招商。今年以来,共招商引资72.84亿元,其中到位资金27.2亿元,同比增长74.6%,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积极开展“全民创业”专题培训会,提高创业成功率,壮大非公经济发展规模。先后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16期,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6300余人,2000余人回乡创业,回流资金1亿多元,兴办各类企业58个、发展个体工商户938个,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45个。家金公司5000吨核桃系列产品开发、天元隆2000吨魔芋精粉系列产品、金川丰幸医药产业园等一批规模非公经济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全县非公经济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纷纷通过实施“帮扶工程”、“村企共建”、“民企系三农、共建新农村”等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围绕农民所需所求,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地推动特色产业化建设,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扩大企业规模,在种植、养殖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开发等方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