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马泽平 陈鸿博)近日,镇安县灵龙镇120户群众年初种植的4000亩烤烟喜获丰收,烟叶出售收入达830万元,户均实现7万元。这是镇安县推行“支部+协会+党员中心户+群众”模式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镇安县实行村级党组织引领、产业协会普及专业技术、党员中心大户带头实施、广大群众积极跟进的模式发展致富产业,解决党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党员,党员与群众间的关系,建立了党员群众间的沟通融合的桥梁。庙沟镇八个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完善产业链条,向下游扩建基地、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协助成立了蚕桑协会,协调企业更新设备,提升初加工和储藏能力,更新换代栽植10万株桑苗,引进企业投资300余万元,在旬河沿线建设万亩油茶园,实施蒿坪沿线板栗高接换优工程5000亩,发展板栗林下套种魔芋500亩,发展烤烟4000余亩,群众实现人均收入约5300元。米粮镇红卫村毛农印在村党支部和协会的帮助下,协调养殖启动资金,联系到西安等地的养猪专业村参观学习,掌握养殖技术投资建起标准化猪舍,科学饲养生猪,去年收入达18万元。现在毛农印又建起了良种猪繁育基地,购回良种仔猪90多头,采取“养殖场+农户”模式养殖,带动村民王吉均、赵家里建起了规模化养猪场,现在红卫村年出栏商品猪2000头以上,农民人均增收400多元。
目前,镇安县通过党组织引领,带动党员群众致富,建立板栗、核桃、蚕桑等产业协会组织560个,建立骨干党员中心户1300余户,带动约1.8万名群众发展产业,户均收入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