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徐世旺)12月3日,我们驱车来到天竺山西麓的东坡村,眼前突然豁朗起来:三年前崎岖颠簸的入村小道,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大路;一片荒芜多年的山坡,变成了鳞次栉比的的农家乐;曾经乱七八糟的坑洼地,变成了整洁美观的停车场……
我对东坡村并不陌生。三年前,天竺山开发建设初期,我曾多次跟随县上领导来过这里。“土墙石板房,锁门又关窗。小伙外出走,老人坡上忙。土无三尺厚,种地靠天帮。”是早些年东坡村的真实写照,高寒、边远、贫穷,压得东坡村的群众几乎透不过气。
来到名叫“东坡农家”的农家乐院子歇脚,店主热情地端来了几杯热茶。看到我背着相机,围来了几位老伯:“你是上头来的记者吧?给你说哩,我们村这几年变化可大了。”谈起东坡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群众个个底气十足,谈的有模有样,对未来生活倍有信心。
5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乐正海,用“三多三少”概括村上的变化:回村创业的多了,村上致富的多了,有技术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外出打工的少了,单纯种地的少了。
“天竺山开园以来,在外打工的好多都回来了,现在家里不是办农家乐的、就是搞土鸡养殖的,不是搞林果建园的、就是搞商贸服务的,家家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增收产业。除了娃娃上学,村里没有人吃闲饭。”乐正海如是说。
刘昌成早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去年回村散养了5000多只土鸡,鸡蛋和土鸡供不应求,年收入5万多元,带动本村和周边10户群众养鸡两万多只。他计划下一步将土鸡蛋按箱包装,作为旅游产品销售。
吴智安、陈义林是东坡村最早开办农家乐的群众。参加了镇上组织举办的农家乐厨艺培训后,他们的厨艺大为精进,生意非常红火,每年仅农家乐一项就收入好几万元。“没想到我今生还能住上这么大、这么好的楼房,160平米呀,比我原来那土房的两个还要大。等儿子回来了,明年咱也办个农家乐,坐在屋里挣钱。”54岁的陈成新笑眯眯地说他的来年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