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孙传卿)商南富水镇马家沟村农民贺力中利用沼气烧水做饭,发电照明,改圈养猪,用液渣浇菜,走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环境、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像贺力中这样在“一池三改”中受益的农户,全县已有9194户。
为了建设村容整洁、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南县争取和实施沼气国债项目,在全县13个镇100多个行政村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通过改圈、改厕、改灶和建沼气池,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项目村均成立由县镇包村干部、村干部、沼气技工组成的项目执行小组,每个项目村选择一至两处样板示范点,并派驻技术员和行政联络干部,做到统一规划放线,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要求,统一专业施工。按照每个沼气池补助1200元的标准和“不挖坑不给料、不三改不给灶、不产气不给报”的原则,对项目物资实行专人专库管理,严格建池物资发放领取手续,对项目建设任务、建设标准、资金补助和物资分配情况向农户和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沼气技工每建成一户,都把沼气安全管理和使用技术向用户传授,并和农户签订安全责任书。为使每个“富民池”真正成为项目村群众的民心工程和满意工程,该县夯实各方责任,实行一月一检查,两月一评比,保质量赶进度。
富水镇马家沟村村支书陈邦华扳指头算了一下“一池三改”的好处,首先减少乱占耕地,其次减少脏乱差,还可节约能源,是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型经济再好不过的模式。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商南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8844口、推广太阳能5000多平方米、推广省柴灶1.2万户,建设沼气服务网点18个,建成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5个,农业废弃物回收技术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广泛应用,生态循环农业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