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李治军 陶兴永)商南县一批批引资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催生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税收增加、就业岗位增多等“连锁效应”。
为“借力发展”,近年来,商南县强力实行“全民招商”,并在探索中将招商引资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依托生物、旅游、水能等优势资源,逐步由最初的“凡商必招”转向引进劳动密集型、节能环保型、资源深加工型、高科技型企业。2010年到今年5月底,共引进项目256个,引资总额达269.21亿元。这些项目极大地改变了三次产业的传统结构。工业方面,大理石精深加工、千家坪钒矿、年产20万吨甲醇汽柴油调制中心、莲花台电站等大项目成为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去年引进的国电公司、延长集团、西北有色、山东黄金矿业、平煤集团5个全国500强企业,扭转了以往没有战略型重大工业项目的被动局面,落户后投入建设资金10亿元,当年就增加地方财税收入4500多万元。
同时,尾矿微晶玻璃、皂素深加工、年产8.5万吨甲醇汽油添加剂、“三网合一”集成器、年产5万吨云母铁等高科技产业项目将产业面从农业拓展向工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以柏伦实业为例,该公司疫苗原料(疫苗用鸡蛋)项目投产后实现了与浙江易邦药厂、天津瑞普生物等药厂的定点销售,月销售额均在200万元以上。目前又新建了年产8000万套新型特种包装材料、彩印制品项目,成为年利税突破5000万元的骨干企业。
旅游业是该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在产业升级受资金限制时,金丝峡综合服务区、秦东五星级酒店、水沟旅游观光、任家沟养生度假山庄等引资大项目破解了这一难题,也提高了三产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
特别值得关注的还有中润服饰、神州实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润亿家、德盛购物等商贸企业,尽管投资规模有限,但安置就业能力强,吸引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剩余劳力2400余人就业。这些企业还通过加薪、业绩提成、年终奖励等方式稳定员工,活跃了劳务市场,巩固了城镇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