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阮斌 杨雪竹)近日,在山阳县户垣镇九里坪村,山阳县金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将收购的马铃薯运到广东销售。据合作社负责人毛仪学介绍,冬播马铃薯亩产最少2000公斤,按当天收购价每公斤1.8元算,亩毛收入3600元不成问题,效益是种植小麦的5到6倍。种植时间短、上市早,效益还好,很受农民欢迎。
进入5月份,我市商南、山阳、镇安等县冬播马铃薯逐渐进入成熟期,陆续收获上市。平均亩产2000公斤以上,亩毛收入3600至6000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今年,我市农技部门以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为载体,不断强化技术服务,扩大冬播马铃薯种植面积,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一是扩大播种面积。去年市农业局召开了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下达各县区冬播马铃薯生产任务,并与各县区农业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据统计全市共播种冬播马铃薯15.6万亩。二是强化技术培训。市县区农技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利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专题培训会及农业信息网、电视专题片、广播、乡镇集市摆摊设点等形式,深入各镇(办),开展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扩大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知晓率和种植技术水平。三是加强五项关键技术推广。主推“脱毒种薯、规范间套、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专业化防治”五大技术,提升马铃薯生产的科技含量。全市冬播马铃薯覆膜率提高到83%。四是实施物化补贴。各县区利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县区政府补贴,在脱毒种薯、肥料、地膜、农药等,给予不同程度的物化补贴,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五是开展试验示范。结合各地生产实际,市农技站在商州、丹凤、商南等县区开展了马铃薯冬播播期试验、马铃薯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马铃薯大棚双模栽培技术示范和大棚马铃薯栽培等试验示范11个,为全市冬播马铃薯栽培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益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