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李治军 苏晓鹏)“每次活动,孩子们高兴地来到这个‘家’,走时也很高兴,在这个温馨的‘家’里,他们回到了从前的美好中!”6月28日,在商南县首个“留守儿童之家”,“代理妈妈”雷玉洁老师这样描述孩子们的变化。日前,该县首个“留守儿童之家”建成投用,21名留守儿童有了各自的“代理妈妈”,徜徉在甜蜜幸福的成长旅途。
针对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享受不到父母引导与帮助,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产生“情感饥饿”、认识偏离或个性心理发展异常等状况,今年5月份,商南县政法委牵头在位于县城东郊的富兴幼儿园建立首个“留守儿童之家”。他们投入5万多元购置了电脑、视频对话设备、玩具、桌椅板凳、书籍、档案柜等,通过精心构思设计,将60多平方米的“家”布置成“娃娃家”“阅读角”“手工区”“亲情通话区”等区域,人走进后,顿觉温馨、亲切。幼儿园制定了系列制度,为现有的21名“留守儿童”逐一配备一名教师做他们的“代理妈妈”,开展结对帮扶。这些“代理妈妈”每月开展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帮助孩子给家长写一封信,每周带孩子在“儿童之家”活动三至四次。活动时,引导孩子们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区域角”,或剪纸做手工或变换角色表演,或者与自己的父母视频聊天通话,还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卡片上,挂在那棵绿色的“亲情树”上。种种帮扶行动让留守幼儿心理得到疏导、矫正,亲情有了体验、寄托。
“午休时,不知为什么就哭醒了。”“活动课上,和同学玩耍,自己就哭了起来。”这是笔者翻阅留守幼儿刘建栋档案时看到的“代理妈妈”吴艳华记录的“异常情况”。尽管这个“家”成立没几天,但21名幼儿的个人档案已建立起来,每一份档案包括成长记录、教育记录、与代理家长活动、异常情况、观察记录、伙伴联谊活动等内容,记载着留守幼儿的喜怒哀乐和转变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见证着“代理妈妈”们的真情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