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丹凤小山村保存清代龙窑

丹凤小山村保存清代龙窑

2013-07-09 09:25:34


老匠人关举仁介绍窑口的情况


小狗以瓮为家


村民用瓮的碎片保护土墙

  商洛日报讯(张红中)在丹凤县城附近一个山沟里,有一处建于清代,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窑址。而走进这个名叫瓮窑沟的小村子里,如同进入瓮的世界。虽然瓮这种器具随着时代发展几乎被人遗忘,但这个有着200多年烧瓮历史的小村子仍然令不少外来游客惊叹不已。

  村里到处是瓮

  走进丹凤县瓮窑沟,遇见了一位姓刘的村民,他唱的一首歌谣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金娃娃,银娃娃,顶不住咱这泥娃娃。烧瓮瓮来烧坛坛,又烧碗碗又烧盆,盆盆大得能坐人,碗碗能盛几桶水……”远远望去,村民的院落里、墙头上、村道边的树荫下随处能见到一排排褐红色的瓮,就连村民家里的狗窝都是瓮。村子的半坡上一处平整的地方,还整齐地堆放着二十多个一米高的瓮,瓮口有成人腰般粗,瓮面多有破裂。“这是废品,没人要,就扔在这儿了。”村民说。

  “以前村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以做瓮为生,瓮窑沟的瓮销售到临近的河南以及陕西的商南、洛南等地,农村做醋、储存粮食的都来这里买,一次要烧200多个大瓮,很快就被拉走了。”村民老刘说。据了解,瓮窑沟距离丹凤县城不远,沟口就是312国道,这条国道解放前叫长坪公路,是陕西东南交通要道,与国道相隔不远有就是丹江,历史上曾经水运昌盛,也是西北入东南的大通道。这也是瓮窑沟的瓮畅销四方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瓮,也叫缸,装水不漏,盛粮不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常见的必备器具。瓮经由泥土烧制而成,是传统的手工制作产品,与瓮一样而体形小了许多的,叫罐,有糖罐、盐罐、药罐,还有装财物的钱罐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瓮及罐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龙窑始建于清代

  我们在村里找到了目前唯一还健在的窑匠,78岁的关举仁。关举仁说:“窑是湖北麻城人老何在清代帮忙建起的,当时是村里的关家、代家和邱家合作办起的,我的曾祖父就是其中一个窑主,距现在少说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前可是远近闻名。”

  他告诉我们,自己19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到窑上当学徒,一干就是一辈子,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窑场停产,他才退休在家。瓮窑沟窑场解放后被县上收购,改为县办企业,工人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人。我们在关举仁的指引下找到了当年的窑场,在村子后面不远处的山坡上,我们看到用两个罐做眼睛、窑口当龙嘴的“龙窑。”他告诉我们:原先龙窑长得很,现在只有六七十米长了,宽约1.5米,前几年,窑场坍塌,也没有人管了,村民就在上面开垦了耕地,种上了庄稼。经历了200多年风雨的“龙窑”窑口如今被侵蚀成像墓洞一样大小。

  “那时非常热闹,沟里头开饭馆的,卖百货的,啥都有。从解放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窑场干活一天能挣一块多钱工资,最大的瓮高约一米,能卖7块钱,中号的瓮能卖到6块,一些腌咸菜的小罐罐一两块钱,都被外地人上门拉走了,有时候还要排队等着出窑。”见到我们拍摄窑场,年长一些的村民说。

  • 相关阅读
  • 商州发现清代和田玉扳指

      商洛日报讯(艾玉)商州城区改造,不少收藏朋友火了一把,收集了许多珍贵的老木门、木窗、大牌匾、古书籍、老契约等等。端午节刚过,一位藏友找我说,他见了一个和田玉扳指,上边雕刻的图案非常丰富,是邻居昨天...

    时间:06-27
  • 河北深州发现两张清代雍正时期圣旨

      日前,河北省深州市东四王村在修订村志时,发现两张清代雍正时期圣旨,这对研究清代时期文教礼仪提供了文字和实物佐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据圣旨保存者、东四王村77岁的村民孟国振介绍,雍正十三年(17...

    时间:06-27
  • 广州出土近3万件清代晚期青花瓷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外公布,该所在广州市长堤大马路一工地考古发掘出陶瓷器近3万件,绝大多数为清代晚期青花瓷器。据介绍,这是广州城市考古首次出土如此丰富的清代晚期陶瓷器遗存。  广州市文物考古...

    时间:06-09
  • 盐城市博物馆馆藏清代扇面展开展

      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首次精选了馆藏的清代扇面七十幅向公众展出。展览开幕活动于本月初在中国海盐博物馆北展厅成功举办。盐城市副市长马成志、中国海盐博物馆馆长颜世勋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单位...

    时间:06-06
  • 清代已有“科幻小说” 梁启超将科幻小说引进中国

      昨日下午,由广州市科协、广州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科普大讲坛”活动在市科协举办。本期大讲坛的主题是 “科幻、科学畅想与未来世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岩教...

    时间:05-22
  • 柞水发现一清代古床

    床前小厅可品茶聊天做针线  商洛日报讯(记者 赵有良 通讯员 徐祯霞)近日,一张清代古床展现在柞水的一家酒店内,引来不少古家具收藏爱好者的好奇。  这张古床看上去就像一间棕褐色的闺房,整个床架高2.8米,长、...

    时间:04-24
  • 宝鸡一村庄内发现清代栗园 共328株平均树龄250年

      最近,宝鸡市陈仓区林业局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古树名木调查时,在新街镇一村庄内发现大片栗林,共计328株。经测算平均树龄250年,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棵已生长了303年,多为清代康熙至嘉庆时期栽植。  昨日下午,...

    时间:04-23
  • 河南黄帝故里景区发现一清代浮雕龙纹石碑

      河南省新郑市在对黄帝故里景区东侧改扩建施工中,发现了一块清代石碑,碑首饰浮雕龙纹,碑文大部分清晰可见。记者了解到,这块石碑已经被运回新郑市博物馆进行清理研究。  据介绍,该石碑长约162厘米,宽5...

    时间:03-18
  • 清代状元书法齐聚古都西安

      近日,80余幅清代科举名家书法扇面展在西安博物院举行。展览展出的书法扇面精品,从清康熙十二年至光绪三十年,绵延232年,几乎跨越整个清王朝,其中清代状元书法扇面26幅、榜眼和探花11幅,还有清代其他的名家作...

    时间:02-20
  • 商州城隍庙出土清代石狮石碑

    在商州城隍庙第四次修复建筑工地上,出土古代石雕立姿式狮子一座,清朝嘉庆、道光、光绪年间重修城隍庙石碑三通,古代水井遗址一处。...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