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李琳 邱宏波)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洛南县谢湾镇西岭千亩连片烟田随风波动,烟叶涨势喜人,烟农正顶着烈日除草、施肥。位于景村镇的鹿池川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忙碌施工,一座座现代化大棚在绿荫如盖的田野里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近年来,洛南县依托独有农业特色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农业三年强优计划,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发展战略,突出扩基地、建园区、强科技、优服务、育龙头、创品牌,着力发展壮大核桃、烤烟、生猪、蚕桑、薯类五大“洛牌”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013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同比增长20.1%,全县农业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该县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按照一个优势特色产业至少有一个示范园区引领的发展定位,努力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精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基地,采取“科学规划、捆绑项目、聚合资金、提高水平、收拢五指、突出一极”的办法,合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领产业提等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成了城关、永丰等11个镇生猪规模养殖基地,卫东、四皓等9个镇蚕桑产业基地,石门、古城等13个镇核桃基地,景村、柏峪寺等8个镇烟叶基地,保安、洛源等7个镇洋芋基地以及高耀镇红薯产业基地等多个区域化农业产业基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实现产值6.21亿元,种植烤烟9.1万亩,发展薯类20.1万亩,完成核桃良种建园3.5万亩,点播核桃5.99万亩,完成良桑建园0.48万亩,养春蚕7500张。五大“洛牌”产业齐头并进,分区域、成规模的产业态势已初步形成。
洛南县把培优扶强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强优长期战略,多渠道引进项目和资金,积极同雨润、西农大等大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合作,争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入驻洛南,加快农业龙头企业重组和建设,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帮助农业龙头企业投产达效,不断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核桃深加工、烟叶物流中心等核心项目建设,重点培育财安、九州、天玉、成华、烟司五大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目前,该县已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九州缫丝厂1.6万绪缫丝生产项目、成华公司3万吨马铃薯精淀粉加工项目、天玉公司核桃深加工项目和烟叶物流中心等龙头企业核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实现了“一个洛牌产业一个龙头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建好龙头企业的同时,他们还着力抓好鹿池川农业示范园等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该县坚持强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综合协调服务,在全力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的同时,着力健全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模式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基地“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该县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规定每新发展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给予10万元补助,创建为省级百强社的,每个奖补5万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通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重组,不断使其做优做强。目前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1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和国家级优秀示范社各1个,省级百强社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75亿元,总资产达到2亿元,社员总数3.7万人,辐射带动群众5万多户。该县的麻坪镇东方红中药材种植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录,王岭兰草河手工红薯粉条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他们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强策划、包装、推介力度。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等形式努力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洛南烟草”“华阳种猪”“馒头山鸡蛋”“洛南豆腐”“洛源豆腐干”“王岭粉条”等一批区域知名品牌。注册了“兰草河”“东方红”“广慧”等合作社产品品牌商标15个。
该县依托项目持续增加农业投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农业园区和基地集中。他们每年从烟叶税中拿出1000万元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用于落实生猪、烟叶、核桃、蚕桑等农业保险政策,对全县前500名“产业名星户”和组织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镇村干部予以表彰奖励,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保障产业发展持续稳定。为了解决农业发展贷款难问题,他们通过组建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实施集体土地流转和农民房产、林权等产权抵押等配套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向农业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企业。他们还依托“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强化科技服务,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和人才培训,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农业三年强优计划顺利实施两年多以来,该县扎实落实目标责任,分项分年分解任务,层层细化指标,按照产业发展实绩,坚持每年对各镇村和大户(场)的产业“座次”进行排名,建立公开通报制度,开展产业“明星户”评选,以村级班子升级晋档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落实产业发展任务。同时,坚持每年春季大打“栽杨柳、点核桃、栽蚕桑”三大硬仗,秋季集中打好“点核桃、栽蚕桑、调结构”三大硬仗,努力实现“洛果”“洛烟”打造“国省名县”,“洛猪”“洛桑”打造“国省大县”,“洛薯”打造“省市大县”的目标,把洛南建成商洛农业强县、陕南农业大县、全省产业名县和关天经济区绿色特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