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汪燕春)柞水县把种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管好“菜摊子”作为确保全县蔬菜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层层落实蔬菜生产和安全责任,全力做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管理。
近年来,该县依托各地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先后在下梁镇明星村、凤凰镇桃园村、瓦房口乡街垣村等7个镇11个村发展设施蔬菜1370亩,带动全县发展商品菜基地2万多亩。在发展温室大棚设施反季节蔬菜上,县农业部门从地块规划、大棚建造、品种选择、育苗栽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等环节手把手、面对面的进行指导,引导农民种植根菜类、白菜类、绿叶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葱蒜类等13大类100多个品种,使全县蔬菜呈现出“周年生产、四季有鲜、均衡供应”的格局,达到“春提早、秋延后、冬补淡”的效果。大棚蔬菜年亩产1万多斤,菜农收入在1.5万元以上,露地菜年亩产6000多斤,农民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全县蔬菜年产6000多万斤,从而保证了全县17万城乡居民人均每天有1斤蔬菜。今年,这个县将新发展种植设施蔬菜400亩,在种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的同时,加大蔬菜质量安全的检测监管工作,在蔬菜生产基地实行的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在县城及集镇蔬菜市场执行市场准入制度,设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对外地蔬菜进入本县市场做到“逢进必检”,杜绝一切不合格蔬菜进入。通过抓环节、施举措,真正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确保蔬菜的有效供给,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