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魏功孝 周银祥 陶兴永)2010年以来,商南县面对工业基础薄弱的基本县情和金融危机冲击的宏观形势,把实施全民招商作为集聚发展资金的有效渠道和推动项目建设的第一动力,在全市率先做出了大力实施全民招商的战略部署,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几年来,全县共引进项目278个,引资287.58亿元,2013年1-10月份,全县共新引进项目58个,引资144.48亿元,实现到位资金60.33亿元。该县通过创新招商机制,营造招商引资“磁场”,推进了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大招商也推进了大开放,促进了大发展。
创新招商理念。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全民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每年至少召开四次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并在县内媒体开辟招商专栏、县城主要干道刷写大型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招商舆论氛围。同时,把推进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作为推进招商工作的配套工程,先后邀请太平洋集团总裁严介和昆山乡镇企业协会会长孙建中等专家,为全县领导干部作招商引资专题报告,并刻录光盘组织基层干部职工观看,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开阔视野、解放思想,使全县形成了“人人重视招商、人人参与招商、人人支持招商”的共识。
创新招商机制。该县坚持每年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每个镇和县直各个部门,构建“部门和镇个个肩上有任务,领导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的责任落实格局。制定了《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奖励办法》,县财政每年列支800万元作为项目策划、包装、宣传的前期费用,列支1000万元招商引资奖励基金,专门用于招商引资奖励。对个人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照《奖励办法》给予引荐人员2.5万元-100万元的重奖。建立了周检查、月通报、季度交账、年终考核奖惩兑现的长效机制,先后补充出台了招商引资“三包责任制”、末位淘汰制、招商引资项目挂牌交办制度和科级领导到企业挂职等制度,强力推进全民招商工作深入开展。
创新招商平台。先后投资3.8亿元,在县城至富水镇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设工业集中区,同时鼓励各镇立足镇情规划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着力发展现代材料、绿色食品、化工建材、现代农副产品和现代物流等四大产业。目前,园区工业大道、富园路、富水中街等主干道路已建成投用,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已建设到位,学校、住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在工业园区先后规划建设两期中小企业孵化园,建成标准化厂房16栋,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100万元,降低了企业落户成本,促成了神州实业数码传导生产线、柏伦公司包装产业园、天和泥浆钻井助剂、天元太阳能设备制造等一大批重大招商项目顺利入园建设,入园企业总计达到37家。
创新招商方式。该县在县招商网、县党政信息网、凤凰网、央视网招商频道等新闻媒体上建立项目库,及时发布招商信息,广泛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推介优势资源及重点项目,不断延伸招商引资触角;利用西洽会、“三唱三颂”明星演唱会、“茶叶旅游节”、“华佗论箭”论坛、青企协走进商南、西安永康商会在商考察,县党政代表团到南方考察等活动,积极推介重点招商领域和招商项目,与广东、江苏、贵州、广西、福建、辽宁等六家驻陕西商会和10多个一线城市签订招商引资友好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高效的合作机制。成立了6个招商分局,分派浙江、广东、安徽、山西等地区驻点招商。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先后在西安、常熟、温州及县内开展招商活动10余次,在安徽、江苏聘请招商特使,引进了一大批企业落户商南,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