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李朝辉)今年以来,丹凤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引导移民搬迁户就近就地就业,确保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不短腿、农民增收不短路”,实现了移民——就业——致富的良性循环。
该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将移民安置点与工作园区同步发展,确保移民在产业园实现就业,完成农民变产业工人的角色转换。他们深化工农互补,工业园区与移民小区配套发展,让移民小区紧贴“四大区域”,确保移民在产业园区实现就业。在东河工业园区建成天元电子、华茂牧业等生产加工企业,使金山盛景安置小区86户搬迁户116人实现就近就业。同时注重创办服务门店,专职经营与兼职务农并驾齐驱,引导移民在不放弃原有农业收入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核桃、中药材、魔芋等易于管理、周期较长、效益可观的经济作物。鼓励移民就近创办服务门店,通过互为劳动增加移民收入,实现移民—就业—致富良性循环。在商镇老君移民小区,配套设计建设200间商业门店,使4000余人实现就业。县上还加强增进城乡互动,集约经营与粗放发展齐头并进,鼓励有种养殖经验的移民到小区周边承包、流转闲置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家庭农场等项目帮助更多移民实现就业。棣花镇陈家沟移民户承包土地2000多亩,发展蔬菜500亩、果园1500亩,创办养殖小区2个,喂养生猪1000多头,带动就业100余人。另外,该县还加强技能培训,专业技能与传统手艺互相促进。整合“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培训资源,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移民致富能力,引导移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掌握增收致富的本领。目前,全县开展农艺、缝纫、烹饪、家政服务等专业培训40余期,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实现就业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