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樊利仁 赵文峰)丹凤县积极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大力支持群众发展核桃、生猪、肉鸡、蔬菜、中药材、水杂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帮助入会会员年均增收920元。
为了促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县上同项目镇扶贫开发中心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将互助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镇政府推荐、贫困村申报、调查摸底、协调领导小组比较分析,在全县范围内筛选确定具有产业优势、村级班子能力强、民风淳朴、群众愿望强的村作为项目试点村,指导帮助办理社团法人注册登记、组织机构代码、会计验资等手续,制作协会职责及各类制度牌匾,安排干部定期巡回检查,培训指导财务管理和系统数据录入,及时纠正运作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自2009年以来,发展试点村42个,会员3693户,资金总量1130万元,累计发放借款2119万元,回收到期借款1960万元。支持群众发展养殖家禽29万只、生猪1.5万头、肉牛1700头,发展核桃、药材等8000亩、大棚菜100亩。
县上还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了《扶贫互助资金实施细则》、《互助资金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村级互助协会财务管理办法》,推行资金公示制度、风险防范制度、账务催收制度和监督制度。严格财务管理,规范运作,整改清理取消了9个村的试点资格,探索建立了协会组建、日常运作、财务结算、风险防控等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项目运作长效机制,武关镇南坪村和梅庄村因运作良好获得市上每村20万元的奖励,进一步调动了项目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