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周文治 冯永发)日前,投资上亿元的南水北调中线项目水源涵养示范工程——桃花谷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正式列入“国字号”名单,标志着丹凤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悄然转变。
近年来,丹凤县围绕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战略要求,先后投资9.6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五大类173个项目,掀起了新一轮生态建设热潮。县上积极转变政绩考核机制,树立绿色GDP理念,在项目审批和招商引资中,对新建项目实行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前置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一律拒之门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铁腕执法,先后关闭了9家高污染企业。同时,通过机制倒逼的形式全面推行环保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每年,县政府都与各镇及县直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环境保护作为考核的一项硬指标,确保每个防污治污项目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丹凤县在加强环保执法管理的同时,突出环保项目建设,做到点面结合,努力截断污染源。城区先后新建了日处理能力过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城区建筑垃圾填埋场,商镇、棣花、竹林关3个镇实施了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同时,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强化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县上对辰州矿业、秦兴矿业、宏岩矿业、皇台矿业4家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改造,实现了生产废水的循环利用。对全县30多条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4.13平方公里。以林业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为依托,按照建设“上部保护区、中部治理区、下游开发区”三道防线的要求,累计完成高标准工程造林14.46万亩。
据介绍,随着近年来一批环保项目落地建设,丹凤县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丹江出县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分别低于II类目标值,水质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