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日报讯(文/图 记者 左 京)走进商洛市公安局经文保主任科员贺树军的办公室,简单的陈设更凸显那一厚摞荣誉证书熠熠夺目。这些证书从2000年至2013年一年不落,荣誉称号涵盖了“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民警”等等,而好人缘的贺树军却谦虚地告诉记者:“我只是经济文化保卫战线上的一个站岗人,做着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今年58岁的贺树军有着28年的警龄,自从警以来,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着每一个看似简单琐碎却影响经济文化安全的案件。
“三电”安全保卫专家
在经文保战线工作多年,最让贺树军自豪的是,他多次配合“三电”单位查处盗窃破坏通信设施线路、电力设施、偷接广播电视信号的案件,数量超过百起,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我记忆最深的一起‘三电’破坏案件发生在2011年,那天晚上都9点多了,我刚和同事从外地出差回来,脚肿得老高,还没有顾得上喝一杯水电话就来了。是市长途线务局报案,称丹凤县某地工人施工将一条国家重要光缆挖断。”贺树军说,“接完电话我就马不停蹄地向丹凤赶。到了现场技术人员一边修复电缆我们就紧急调查处理案件,刑拘有关涉案人员,协调赔偿问题。”处理完案件,时间早已经过了凌晨。而这样的事情对贺树军这样的经文保民警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2007年,贺树军接到电信局报案,说商南某水泥厂扩建之中私改电信线路。贺树军带人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原来是水泥厂为了解决民工住宿问题要盖宿舍楼,就与电信局签订了一个改迁杆的合同。但由于原来的杆挖掉了但新的还没有栽上就导致部分线路落在地面,水泥厂便临时请工人将线架到杆上了。”贺树军说,经过他和同事耐心细致的协调,事件以最快的速度平息,没有对双方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贺树军说:“很多人不知道,每年电信上的损失能达到1亿多元。所以我和我的同事每年都会到各县宣传‘三电’安全知识,提高群众、施工企业保护电缆的意识,也降低因破坏三电设施而被刑拘的案件数量。”
足迹是最好的宣言
作为一名经文保民警贺树军一年大多数时间都在出差。一个案件调解跑5次,每年全市的银行网点安全检测他都得跑遍。无论是给银行做防弹玻璃测试,给学校维持考试秩序、押运试卷,还是伏案一个字一个字写下大型活动安保工作预案然后一个山头一个山头踩点,所有的足迹是他对勤恳工作的最好宣言。
2014年年初,李克强总理要来陕南的消息不胫而走,贺树军却迎来了最忙碌的日子。“我们商洛多山,隧道众多、地形复杂,按照要求,所有不熟悉的路段全部要亲自勘察一遍。”贺树军说,做了近二十几年的大型活动安保方案,经验是足了,但每一次做方案他都和一个新学生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要重新过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扶危帮贫广结善缘
在市公安局和贺树军工作足迹踏过的很多地方,他都是一个有好人缘的人。
“2005年,我们局里开始包扶洛南县城关镇庵底村。”贺树军说,刚去庵底村时,村上的干部和群众并不是很信任他们,他与群众交朋友,一回生二回熟,经常到群众家里走访,嘘寒问暖。经过了解,他找到了村子贫困的原因,那就是村上没有支柱性的产业。“在征求过村上的意见以后,我尽快去联系了天士力集团的技术人员来村里测量土壤、水质、气候条件,希望能把村子发展成丹参种植基地。”贺树军说。7月份,烈日当空,贺树军顶着骄阳硬是自己动手给村上写了10多条固定标语,给村子节约了2000余元。虽然钱数不多,但是包扶干部与群众的心一下子就贴近了。贺树军笑着说:“庵底村的村支书上次见了我,还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一看到标语就想起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