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文/图 赵芳琴)甲午年农历三月初三,商州三岔河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帝庙会。
三岔河的关帝庙依山而建,虽规模很小,但玲珑别致,风格独特。关帝庙供奉的是“武圣关公”,他与“文圣人”孔子齐名。武圣关公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教化民众的意义。
庙会期间,前来烧香祈求平安与财富的人熙熙攘攘,五颜六色的轿车、三轮车、摩托车……把本来就不宽敞的通村公路塞的满满当当。
在关帝庙对面的一片空地里,搭着一个现代的流动舞台,几个时尚男女依次在上面演唱着爱恨情仇。舞台右边不远处的一个大院子里,堆着小山般的红萝卜、白菜,七八个大竹笼里装满大老碗。靠院墙根,一溜支着四口大铁锅,一群身着蓝大褂的大厨在锅上灶下来回的忙活。两口大锅在蒸米饭,上面用白布蒙着,腾腾的冒热气。另两口大锅正熬着烩菜,一位强悍的大厨挥着亮闪闪的大铁锹,在来回的翻着锅里的菜肴。红萝卜炖豆腐,白菜拌粉条,红白相衬,色味俱全。两点刚过,随着舞台上的高音喇叭声,关帝庙前响起一阵鞭炮声。霎时,赶庙会的人流潮水般向大院漫去,人群先席卷了棚下笼里的老碗,扑向四口大锅。不同的着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脸上却都同样闪现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急切,相互拥着、喊着、笑着,纷纷举碗到锅里舀取米饭,抢捞烩菜。眼前这种混乱异常的热闹场面,使我不由得感叹:吃庙会上的舍饭,其实乐趣就在于一个“抢”字上——抢着发财过上好日子,抢着健康长寿!图的就是这种红火热闹、活着就是要有这股争先的抢劲…….正是此种种的企盼和希望,才使得山乡庙会与庙会舍饭有滋有味,既和谐亲善又妙趣横生。
这,恐怕就是中华传统寺庙文化历千年而不衰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