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程 刚)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洛南县石坡镇纸房村刘淑琴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写了这种说法,她十年如一日精心服侍瘫痪在床的婆婆,带动儿女和村民们加入到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行列,用自己的辛苦努力换来了一片赞誉。
刘淑琴家住洛南县石坡镇纸房村,家中4口人,丈夫常年在矿山企业上班,儿子就读于石坡中学,家里只有她和年过七旬的婆婆二人。2004年5月,婆婆不慎从四米高的田埂摔下,伤势十分严重,她急忙将婆婆送往县医院。婆婆病情严重,需要长期住院,淑琴每天陪在婆婆身边精心侍候,丈夫单位工作紧张,在两个月的住院时间里,陪护时间总共不到15天,淑琴就一个人给婆婆喂药喂饭、梳头洗脸、端倒便盆、擦洗身子,将无暇顾及的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60多个日日夜夜,她多次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婆婆身体却逐渐康复。
婆婆病情有所好转,却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下身瘫痪,说话口吃,生活起居全靠她照料。她让丈夫从县城买回轮椅,空闲时间推着婆婆在村边的马路上散步,陪婆婆说话。每天早上起来,淑琴都会伺候婆婆穿衣、梳头、洗脸、吃饭,经常给婆婆换洗衣物、拆洗被褥、擦洗身子,始终让婆婆保持干净舒适。受到母亲孝敬老人的感染,她的儿子放假回家也要买些老人爱吃的面皮、凉粉,喂给奶奶吃。日复一日,累得淑琴疲惫不堪,看到媳妇疲倦的身躯,憔悴的面容,婆婆不由得泪流满面,放声痛哭,淑琴却耐心地劝导婆婆,逗婆婆开心。婆婆在床上躺了整整10年,淑琴就精心侍候婆婆10年,从无怨言,没有半句厌烦话语。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淑琴比亲女儿还好。”
丈夫常年在外,家里的农活和家务都压在了她一人身上,她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既要安排好婆婆的饮食起居,还要不误农活,整天连轴转,晚上躺下后浑身就像散了架。今年春天,她终于支撑不住了,觉得头晕的厉害,浑身乏困无力,婆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让她叫丈夫请假回来替换照顾,赶快去医院检查,她一直不肯,最后晕倒在灶房里,被邻居发现,及时叫回了她丈夫。丈夫回家后,拉她去医院看病,她安顿好婆婆后,才放心地去医院看病。
由于她的热心厚道、为人诚恳,乡亲们推选她当起了村妇代会主任,后又兼任村计划生育专干,每项工作她都认真负责,没有出现失误。同时,刘淑琴利用工作之便,向村里的育龄妇女讲述孝亲敬老道理,教育她们的子女们养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习惯,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2010年刘淑琴被评为陕西省“孝亲敬老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