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孙传卿 贺 丽 柯 鑫)初夏时节,走进商南县太子坪村王家坡,户户院落整洁有序,绿意盎然,铁质果皮箱安放在路边,古朴的大瓦屋变成了农家乐。随着商南县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全县约10余万群众从中受益。
商南县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城镇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综合提升相结合,各镇制定了农村清洁工程管理实施细则,探索建立了重点村“户定点、组收集、村分类、镇运输处理”的四级集中处理模式。县上争取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项目资金300万元,为清油河、试马、湘河等首批试点镇配备了垃圾处理设施。在各镇中心区域和主要村庄内建造垃圾堆放池、垃圾屋和垃圾中转站,在街道和居民小区内配备安装垃圾桶、垃圾运输车等并聘请保洁员,做到日常生活垃圾定时清运。湘河镇莲花移民小区广场安放20多个垃圾箱,长年聘请4名清洁工,垃圾集中清运,惠及小区及周边160户居民。目前,商南县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1个,镇级垃圾填埋场5个,配置垃圾清运三轮车22台,人力三轮车50台,转运车辆4台,投放铁质果皮箱680个,塑料垃圾桶1000个,建立了1000多人的农村保洁员队伍,日均处理农村生活垃圾5吨。全县基本建立起县、镇、村、组四级管理网络,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环境卫生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