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南县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减少大气污染,防治雾霾天气,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新滋润的空气,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也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据洛南县环境监测站负责人介绍:空气自动监测站自2009年底运行以来,每年监测有效天数为360天以上,2013年二级以上天数为347天,优良空气达标率为95.1%。
政府高点推动。县委、县政府坚持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施策推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仅2013年就专题研究环保工作5次。县政府逐年度与全县19个镇和重点责任部门分别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13年,紧跟省市部署和形势要求,制定《洛南县辖区内禁烧烟煤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对机关单位、宾馆、酒店、洗浴中心等燃煤锅炉坚决禁烧,居民家庭逐步取缔,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部门协作联动。县环保局发挥监管职能,加强源头控制,从严审批存在油烟、烟尘污染的新建项目,新建燃煤锅炉和选址不当的餐饮企业一律不予审批,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促进达标排放。2013年下半年通过环评否决建设项目5个。县住建局对施工工地进行标准化管理,督促各施工单位对工地上沙石、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实行密闭处理。县交通局要求运输煤炭、沙石、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物料的车辆,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栏板,并实行密闭运输。县公安局加强对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管理,严格实施车辆环保检测,先后淘汰黄标车178辆。县农业局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禁焚烧废旧地膜,加强畜禽养殖场粪便、垃圾管理。在烟煤禁烧工作中,县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查禁烟煤锅炉68台,查禁烟煤1489吨,查处偷运烟煤行为6起,使城区98%的锅炉用户改用无烟煤。
监测手段带动。县环境监测站针对辖区污染源特点,精心编制相关的应急监测分析方法,配备水质快速测定仪和防护装备,为污染事件的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实现了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及时有效提供数据,准确掌握全县环境质量状况;不断加强应急监测队伍和装备建设,组织开展各类突发性污染事件演练,不断积累应急监测经验,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监察执法驱动。坚持“铁腕执法”“铁面问责”,以对大气污染“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从严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2013年全县出动环境监察人员约560人次,检查大小企业约50户次,查处了一批大气污染设施不正常使用、污染物严重超标等环境违法案件。加大对企业的巡查力度,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转。督促重点企业完成厂区绿化美化工作。对屡查屡犯、恶意排污行为严厉打击,对逾期不能完成整改任务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停产。进一步加大了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等问题整改力度,并督促县垃圾填埋场达标运营。东方冶炼厂大气减排项目实施完成并得到上级认定,促进了全县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群众参与促动。抓住科技之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节点,通过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环境、远离雾霾的重要性。以生态文明城镇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绿色机关、学校等生态细胞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加强教育引导,树立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自觉履行环保义务、积极投入生态建设;以开展低碳环保示范家庭评选活动为载体,着力倡导绿色居住和低碳出行,引导居民节水节电,拒绝一次性消费品,全县评出示范家庭10户;结合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油烟污染集中治理,对有关工业企业、餐饮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宣传品,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标准,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遵规守章,为治理空气污染、建设美丽洛南作出贡献。商洛日报(蔺爱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