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长庆给村民看病
商洛日报(文/图 记者 王 涛 马泽平)在山阳县元子街镇夏家村,提起村支书蔡长庆,群众都夸他不仅是有菩萨心肠的好村医,更是一心为民的好支书。作为一名村医,蔡长庆已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了18年,用心守护着村民的健康;作为村支书,蔡长庆仅仅用了6年时间,让一个偏远小山村成为了让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
守护村民健康
夏收时节,记者一行来到元子街镇夏家村,在村部卫生室见到蔡长庆时,他正忙着给村民看病。瘦小的个子,黝黑的皮肤,头发稍微有些稀疏、话语不多,这是蔡长庆给记者的最初印象。
据了解,夏家村辖3个村民小组,208户899人,群众80%分布在峒峪河两岸。1972年,蔡长庆就出生在这里,自幼受父亲的熏陶,梦想着长大以后可以传承父亲的医术造福乡里。初中毕业后,不甘平庸的蔡长庆自费上了卫校,回家后利用空闲时间跟随父亲刻苦钻研医术。通过近十年的临床诊断和锻炼,成为远近有名的村医。他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为乡亲们排除病痛的折磨,后又多次在商洛卫校深造,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和临床经验。
采访当日,在卫生室,一本本“健康档案”引起记者的注意。原来,为了便于掌握村民的健康状况,自2010年起,蔡长庆便为每位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体检,提供治疗和康复方案,并经常向村民普及健康知识,引导村民从被动治疗疾病转变为主动预防疾病。
记者仔细翻看了这些健康档案,每一本都详细地登记村民的姓名、年龄、病史等。他经常不分天晴下雨和夜晚深入患者的家里看病从来不加诊断费用,只收取药价,实行零差价。由于蔡长庆医术精湛、态度和蔼、收费低廉、备受群众称赞。
半年前,村里一个留守老人半夜胃疼得不行,其儿女都在外面打工。他接到老人邻居电话后,立即奔到老人家为老人治病。“我当时去的时候,那老人疼得脸上汗直冒,我赶忙给他止疼,并送他到医院。”蔡长庆说,后来医院医生说,老人再疼半个小时就会引发胃穿孔。
据了解,行医16年来,经蔡长庆医治好的胃病的患者多达上千人,累计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高达1万多元。
村民选他当支书
在元子街镇采访时,镇干部告诉记者,多年来夏家村没有一位村支书能在此岗位上干长久的,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甚至一度准备撤了该村并入其他的村子。2008年,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当过多年村医,和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的蔡长庆被村民推选为了村支书,此后村委会班子才算稳固,这几年村上才有了变化。
自从身上多了村支书的头衔,身兼两职的蔡长庆的担子更重了。然而,18年的从医经历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引领乡亲们走上富裕道路,过上幸福的生活,蔡长庆一心扑在工作上。父母和妻子经常为家务事与他吵闹,他解释说:“我是支书,不去解决咋办?虽然报酬不高但责任重大,我要对得起乡亲们的期望和厚爱呀?”
2012年,蔡长庆经过多方努力,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他先后争取上级投资300余万元,新修移民小区2处,安置群众60余户240人。硬化通村水泥路3.2公里,埋设主管道1100米,入户管道4500米,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同时在他的大力带领下新修水毁河提2000米,生产路1800米,新建便民桥2座,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镇最为亮丽的村庄。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蔡长庆多方联系,以与天士力集团签订药业基地的模式,每年签单发展丹参、荆芥300亩,并把本村的剩余老年人和妇女全部安排就业,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还鼓动了本村的有钱人办起了千头养猪场一个,散养土鸡农场一个,给全镇的立体生态种养殖业带了头、树立了榜样,连续3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支部和优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