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县城最后的菜农

县城最后的菜农

2014-07-22 10:02:42

李凤琴每隔一天就会上街卖自己种的菜

李凤琴每隔一天就会上街卖自己种的菜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肖 云)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柞水县城有这样一个群体:推着架子车的卖菜人。那时,距离县城不远的石镇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村,几乎每家都有个几分地,村民多以种菜为生。每天清晨五六点,勤劳的卖菜人就上路了,他们的架子车里装满前天下午采摘的新鲜蔬菜,一路吆喝,边走边卖,到县城后再找一个固定的位置,在随身携带的小板凳上一坐,这一天就在你挑我选、讨价还价声中度过了。
  20多年过去了,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处于城乡结合处的石镇村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家家菜店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卖菜,离开了熟悉的家园,在市场化的洪流中寻找新的定位。当年,那个推着架子车,赶场一样去往县城卖菜的群体正在消失。
  62岁的李凤琴是为数不多的老卖菜人之一,她是石镇村一组人,20多年前就推着架子车走街串巷地卖菜,20多年后,她的两鬓已生出了很多白发,却依然每天来回走15里路,保持着原来的生活模式。李凤琴告诉记者,三个女儿均已出嫁,家里除了他们老两口,还有一个念大学的儿子,年纪大了出门打工已不现实,为了供儿子上学、维持日常开销,她的卖菜生涯从未中断过。以前家里有2亩多地,后来修高速路把地征了一大部分,现在仅剩下七八分地了。
  李凤琴说,现在地少了,菜供应不上,只能两三天来县城卖一次菜。66岁的王春兰是石镇村二组人,她和李凤琴一样,都是老卖菜人,不过好的一点是,她家比李凤琴稍近些,来回能少走5里路。王春兰回忆称,最初光二组卖菜的就有几十人,大家都是邻里街坊,你喊我,我叫你,一起结伴上县,在枯躁的路途中洒下了许多欢声笑语,后来,贩菜的人多了,菜越来越不好卖,很多同伴就放弃了老本行,年轻的出外打工,年老的在家看孙子,只有她还在继续着,说到这里,老人的神情有些落寞。听王春兰说,她家原本有1亩多地,后来也因高速路修建被征收了,她和老伴就在河滩边拾了一点地,种点豆角、黄瓜、葱等时令蔬菜,一天下来能挣个几十块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石镇村曾经热闹一时的架子车队伍如今仅剩五六个人了。他们多数已年过六旬,因种种原因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卖菜生活。他们的菜新鲜,有熟悉的菜园子味道,但是在周围丛生的菜贩子中间,在逐渐兴起的规模化种植中,却因品种少、总量小、季节性限制太强而日益凋落。“卖菜啰!”也许这一声熟悉的叫卖,这一群壮观的架子车族,会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 相关阅读
  • 小城理发匠

    用剃头刀刮胡须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文/图 见习记者 谢 非)一位七旬老人,近半个世纪做着同一份工作;一间小小的理发店,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汹涌浪潮。如今,这家小小的不起眼的理发店仍然是老人每天工作的地方...

    时间:07-22
  • 一个深山穷村的蝶变

    旅游旺季的到来,太子坪村农家乐生意火爆。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王 涛 通讯员 孙传卿)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段来林,扎根这个偏远山村,开拓进取、知难而进、勇于挑战,带领一班人拼搏在...

    时间:07-22
  • "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美起来

      (商洛之窗讯)在商南县富水镇洋淇村,去年10月建成通车的富穆乡村公路穿境而过,水泥路面干净整洁,5.5米宽的水泥道路两侧绿树成荫,繁花盛开,走在路上,花香四溢,扑鼻而来。这是该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

    时间:07-22
  • 山阳对黄标车及老旧车辆限行

      商洛日报讯 (高军军 雷关博)为了切实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落实污染减排措施,进一步改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山阳县人民政府决定从8月1日起在县城建城区对黄标车及老旧车辆实行限行管制...

    时间:07-22
  • 曹坪镇进行“尘肺病”摸底调查

      商洛日报讯 (余 琪 魏金水)近日,柞水县曹坪镇按照县人社局相关文件要求,关注弱势群体,为全省统一准确制定解决患尘肺病农民工救治救助问题的政策提供重要依据,该镇在辖区内扎实开展患尘肺病农民工现状调查摸底...

    时间:07-22
  • 锻炼身体意外受伤 两小伙救人获称赞

      商洛日报讯 (田 波)近日,山阳县人民广场发生了这样一幕,面对意外摔倒导致脚踝骨折的陌生人,两个年轻的小伙子挺身而出,在众人的协助下合力将其送到医院救治,目击这一场景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据...

    时间:07-22
  • 商南多项新政破解脱贫三难题

      商洛日报讯 (李治军 吴 锋)7月15日,商南县出台多项扶持新政策,着力破解“双包双促”贫困户普遍存在的缺产业发展资金、缺技能、缺就业门路三个突出难题。   破解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从今年起,...

    时间:07-22
  • 洛南成立全市首个法学会

      7月18日,洛南县举行法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员会议,来自该县法学界、法律界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55名会员参加了大会,据了解,这是我市各县区成立的首个法学会。   近年来,该县法律和法学研究工作者勇于...

    时间:07-21
  • 洛南扎实推进"双包双促"工作

      今年以来,洛南县立足县情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双包双促"工作,截至目前,全县214个部门单位、4862名干部职已经全部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包扶工作,共结对包扶贫困村214个,贫困户15211户。...

    时间:07-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