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蔡 铭 秦 涛)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去镇机关办事程序繁琐、费时误事突出问题,山阳县城关镇大力推进村(社区)365群众工作室建设,全面推行百名干部进村(社区)和村(社区)干部一起上班制度,并规定镇干部每周进村(社区)上班不得少于3天,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有干部代理”。
7月18日9点,桃园村包村干部陈丰利和村“两委”干部正在开会,传达镇上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村支书张焕祥告诉笔者:“以前有什么事,我们村干部到镇上找相关领导和包村干部,现在镇领导和包村干部到村上和我们共同办公,一起处理问题,一起进村入户,村干部工作起来底气更足了。”“在村组呆上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比成天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听汇报、打电话要生动得多、有效得多。”包村干部陈丰利深有感触地说。
“以前也要求镇干部进村(社区)坐班,但落实得都不是太好,今年,我们出台了硬规定,保证了周一至周五至少有一名包村(社区)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在村(社区)定点轮流上班接访,为党员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及时处置突发事件,零距离服务群众。”镇党委书记肖绪杰如是说。
“自从镇上干部‘驻’进我们村后,大家有啥事再也不用大老远跑镇上去咨询了,家门口就能弄明白,方便多了。”前来村部咨询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张垣村农民郭文喜高兴地告诉笔者。
目前,该镇干部进村(社区)上班期间共开展民事代办业务525人次,召开“两委”班子会196次,调解民事纠纷31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