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冯庭记)两年五季连旱,造成商南县6.97万人、1435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2994人需口粮救助,直接经济损失15428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1428万元。面对灾情,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要求,五措并举抗击旱魔,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召开了全县防汛抗旱保供水电视电话动员会议,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防汛抗旱保供水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旱防汛保供水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全县“双包双促”扶贫攻坚工作队员深入所联系村,帮助、指导包扶村开展抗旱工作,确保不发生渴死人的重大事故。
二是科学实施抗旱,合理调配用水。完善抗旱应急供水预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用水原则,实行抗旱水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采取计划调水、限额用水、定时供水、协调用水等措施,发动群众寻找、开辟新水源,修复水利基础设施,迅速启动丹江应急供水工程,预计投资6580万元,将于11月10日正式通水。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因户因地施策。积极协调争取抗旱应急专项资金620万元、抗旱应急贷款资金1亿元,县财政局先后调拨资金1820万元,县民政局两次下拨救灾资金243.5万元,确保抗旱物资落实到位。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度下,组织53辆应急供水车向县城和严重缺水镇运水,设置20余个临时应急供水点向群众及时送水。特别是对高寒边远山区群众、“三留守”人员、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逐一落实责任,采取送水到户的方式,保证困难群众用水不受影响。
五是深入宣传发动,形成思想共识。成立13个防汛抗旱保供水督导组和4个督查组,督促各镇召开了防汛抗旱保供水动员会,发动干部群众全力投身防汛抗旱保供水工作,广泛宣传节水知识,增强自救能力。各包扶部门成立了防汛抗旱保供水工作队,挤出办公经费,多方支持村组群众打机井、购买水泵、架设临时输水管道,通过远抽近拉、人工增雨等方式解决用水难题。
六是严格值班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领导带班和灾情每天一报告制度,进入防汛抗旱应急状态,组织广大干部积极投身防汛抗旱工作,努力帮助群众减轻灾害损失。同时,县“五治办”加强明察暗访,严格追究防汛抗旱责任,确保防汛抗旱保供水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