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李治军)商南县清油河镇后湾村采取多种途径,以副补农,以劳补收,将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少,力争灾年收入不降低。
8月5日,县长刘春茂来到该村,走进他包扶的贫困户付忠学家中。一见面,刘春茂关心地问,“种了几亩地?种的是啥?原来亩产多少斤?今年每亩能收多少?”听付忠学说要减产一半后,刘春茂叮嘱他,要按计划种好7000袋香菇,再做些劳务,以劳补收,力争灾年收入与往年持平。在后湾村十组的贫困户吴承林家,与老吴交谈中了解到他想种植1000窝天麻,刘春茂问他在哪儿种,有没有地,资金缺口和其他困难,并表示尽力帮他解决。离开十组,走了三四里来到水利沟组患有心脏病的贫困户陈大军家,陈大军正忙着种平菇。在竹制的大棚架下,刘春茂问:“天这么旱,你搞平菇栽植,有水吗?”陈大军指着棚外的一口水井介绍,刚花了8000元修的,规划的2万袋平菇再有两天就能投产。听说种平菇不用木屑,而是用包谷芯和棉籽壳后,刘春茂说:“你这个项目好,技术上有难题吗?销路咋样?需要多少劳力?2万袋每年的收入是多少?”“技术都会,原料也不缺。菇出来后,卖鲜货,一组织,就拉走了,销路没问题!”陈大军胸有成竹地回答。据了解,目前后湾村大部分群众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增收项目,正在开展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