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柯 鑫)“买这房国家一次性给补助5万元,我一楼门面房一年还能收入4000元租金,这里环境也好,很养人的。”日前,商南县过风楼镇龙山移民新区1号楼的移民户郑时贵高兴地和我们拉起了家常。郑时贵今年60多岁,原来住在过风楼镇太平庄村宋家沟组,条件很差,今年6月走出大山,搬迁到焕然一新的龙山移民新区定居。
过风楼镇将发展产业作为移民户稳得住、能致富的支撑,超前谋划产业安置问题。在安置区房屋设计时采取“上宅下铺”的方式,在每栋居民楼的一层均配建30至60平方米的商铺,保证搬迁户每户一套。随着新区入住率的增加,一个新的城镇消费市场已然形成,移民新区超市、餐饮、家具等商铺如雨后春笋纷纷建起开业。通过实施“移民群众技能培训提升工程”,为移民户量身订制培训计划,积极培育商贸、劳务、服务类等“无土产业”,扶持发展新区商贸、加工、餐饮门店30余家。
镇上依托白玉沟村美丽乡村旅游业和柳树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计划打造商贸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特色农产品一条街、电子商务一条街,解决移民户就业问题,有序组织移民在这些项目中就业。
该镇太平庄、青山河、安沟等村是重点移民搬迁区,这些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在太平庄村发展标准化魔芋种植基地200亩,在青山河村发展连片标准化油茶种植基地500亩,在安沟村发展茶叶基地600亩,有效增加了移民群众的财产性、经营性收入。
“农闲时我在小区内打打零工,每天能挣一百元左右。农忙时回家搞收成。”46岁的杨兴明是新区一期入住的搬迁户,从过风楼镇的水利沟村搬迁到此,他以前在外地的矿山打工。近年来过风楼镇工程项目多了,很多人像他一样返乡回流,在家门口既能挣钱创收,又能照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