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能手何君二三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吉文艳 通讯员 肖盛誉)他勤调研、听民声,从农民增收到产业发展,从包村抓班子带队伍到保稳定促发展,他把群众的每个“小困难”都当做自己的“大事情”,他就是柞水县营盘镇司法所所长何君。
谨慎处理化纠纷
在营盘镇,每当群众有了解不开的疙瘩,找“何所”已经成为村民的共识。2011年,朱家湾村村民毛义青在牛背梁公园内打工时,因突发疾病身亡,家人大哭大闹并抬尸堵道,要求政府给予赔偿。何君介入后,经过细致的调查和两天两夜与家属的商谈,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向政府领导、用工单位和家属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意见,很快平息了一起闹访事件。
何君说,司法所几乎天天都会遇到不同的矛盾纠纷,许多看似细小的事情,一旦调解不及时或处置不当,都会造成严重后果。2013年,龙潭村武某与妻子杨某争吵中,妻子拿起菜刀追砍武某,一场恶性事件正在进行,何君接到电话,立即骑摩托车赶到现场控制了事态,与随后赶到的民警一起,做双方的思想教育工作,经过几番努力,及时制止了一起恶性犯罪。事后杨某常对人说:“幸亏何所长及时劝导,我差点酿成了大祸。”
浪子回头引路人
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帮教工作,是法律赋予司法人员的神圣职责,也是发展营盘镇旅游产业和美丽乡村的需要。何君介绍,2008年营盘镇有刑释解教对象23人,到了2013年有在册社区矫正人员13人,刑释解教对象36人。村民陈某因犯罪被判缓刑后意志消沉,失去继续生活信心,从2009年何君协调、支持陈某办起了水泥砖厂, 2010年依托砖厂建立了全县首个“阳光就业基地”,吸引了全镇的刑释解救人员前来就业,2012年发展壮大后更名为“新航之家”。今年以来,营盘镇累计培训“两类人员”55人,过渡安置就业31人次,引导8人栽培猪苓2000多平方米喜获成功,3人从事个体摆脱贫困,1人办起了小餐馆,4人依托开发项目转移就业……所有对象无一人脱管、漏管或重新犯罪。
多次婉拒感谢酒
“何所长,今天无论如何得上我家去喝酒。”2011年2月22日,村民陈某在镇政府门口拦住下乡归来的何君说道。这事还得从2010年6月说起,陈某雇拥聋哑人金某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引起健康权纠纷,村组干部多次调解无果。国庆期间,金家亲友数十人围住陈某一家人吵闹,索要50万赔偿而引起双方争执并动手,何君连忙赶到现场,劝阻中右腿还被人打了一棍。劝散众人、稳定了双方情绪后,他讲法律,说案例,并帮金某办理了残疾证和农村生活低保,协助村上解决了陈某砖厂用地困难,在真情感召和耐心调解下,双方于春节前达成了和解协议。之后,这两家都多次邀请何君喝酒,均被他婉言谢绝。“做这些都是咱分内之事,群众感谢咱心领了,酒是万万不能喝的。”何君说。凭着出色的调解能力和对法律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何君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柞水县十大平安卫士”“五一劳模”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