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亚锋向山区孩子捐赠学习用品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赵有良)李亚锋向山区孩子捐赠学习用品
他平凡的像路边的小草,心灵却高尚的像夜空的星星。28年来他始终把学雷锋助人为乐作为人生追求,坚持做好事,伸援手,救贫困,不断放大爱心视野。先后向困难职工、灾区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贫困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资助达10万余元,捐献衣物300余件,为中小学校及贫困乡村捐赠各种学习读物500余册。他的凡人善举感动了商洛,感动了三秦大地,被大家亲切地誉为“商洛好人”“商山雷锋”——他就是商洛人行职工李亚锋。
秉性农家真善美
1986年7月,李亚锋从陕西银行学校毕业分配到人行洛南支行工作。有一天,他到商店买布回到离城50里路的老家后,才发现营业员多找了十块零八毛钱。那时他月工资只有47块钱,心想这10块钱对那个营业员肯定不是个小数目。赶紧骑着自行车返回城里,把钱退还了人家。那位营业员激动得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好人呀,好人!”在这情真意切的感激声中,亚锋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纯洁、朴素的幸福感。从此,他就抱定一辈子都要当个好人!
1999年9月,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在一家小餐馆墙角伤心地哭泣。他询问得知,小姑娘家住湖北荆州小山村,刚来洛南打工不到3个月,母亲淋巴病复发急需住院治疗,让她赶快寄钱回家。经过核实后,他当即将自己准备装修房子的1万元钱汇到了小姑娘的家里。
2002年11月,家里临时照看亲属的小保姆突然哭着说要回家。原来,她的父亲在家突发高烧昏迷了一天。亚锋听说后,赶紧雇车将病人接到县医院,拿出身上仅有的800元办理了入院手续。谁知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医生连下病危通知,母女俩哭成一团。看到这一幕,他想起正是因为没钱看病,幼年就饱受丧父之痛。一阵心酸过后,赶忙找朋友凑了1.1万元钱,将病人转送到西安医学院抢救,最终挽救了一个生命。洛南县广播电视局有位记者朋友英年早逝,其妻子下岗多年,看着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的孤儿寡母,亚锋顿感酸楚,当即领着孩子去学校交了1000元的报名费,此后经常给予帮助。
敬老爱幼人称赞
在洛南城乡,熟悉李亚锋的人都赞叹他是敬老爱幼的典范。近年来,亚锋一直悉心照料着一位年逾八旬的山村老人,并认老人为干娘,衣食起居无微不至。去年7月,他雇车扶着这位干娘游览商州城,圆了老人60年的梦想。老家村里一位孙姓孤寡老人常年有病,他当作亲人一样看待,老人去世时,他拿出1000元帮办后事,为老人尽孝。几十年来,他始终惦记着贫困的故乡。家乡父老没钱看病,他就给帮忙求医买药。一位村民小腿骨折,疼得在家嗷嗷叫,他给捎回3000元钱让做了手术。村里山坡上自来水管断裂,他捎回2000元钱请人修复,让村民在春节前用上了自来水。村民缺乏致富信息资料,他用节省的钱给村上订阅党报和农村致富刊物。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他这名党员深受鼓舞,花费1200余元购买“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200余册,赠送给家乡贫困村校。逢年过节,常常给村上的特困户、五保户和困难党员购置米面糖油等生活用品,送去一份关爱。
2005年,看到徐本禹的事迹后,他为徐本禹所在的贵州大方县大石村小学汇去3666元。2006年3月,他得知女儿的学校要举办《雷锋故事》演讲会,可找不到关于雷锋的书籍。他跑遍城区书店将仅有的10本《雷锋的故事》全部买的赠给学校。去年3月5日,他拿出4000多元钱,从北京邮购《雷锋精神学习读本》200余册,分别赠给洛南县柏峪寺中心小学和云南傣乡中学。今年3月,他再次拿出1000多元钱,购买雷锋故事读本,赠给商州乡下贫困小学。在他的心里,雷锋精神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他不但要坚持学雷锋,还要引导孩子们学雷锋,让雷锋精神世世代代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