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志愿者在乡村演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贾书章)文化志愿者在乡村演出
在柞水县的大山深处,活跃着一支文化志愿者文艺演出队,队员有文化干部、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职工等,他们凭着一股热情和爱心,用自己的心血和才艺,把欢乐和关爱无私地献给了那些渴望得到艺术和欢乐的山区群众。
文化使者
2014年3月,春寒料峭,在柞水县瓦房口镇金狮村,文化志愿者文艺演出队演出的文艺节目给山区群众带来了欢乐。每逢周末,一支由文化志愿者组成的业余文艺演出队进村入户,把他们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送到农家小院。
2013年4月13日,柞水县“送欢乐乡村行”组织由民间文艺爱好者组成一个演出队,精心编排了舞蹈、小品、情景剧、独舞、男女声独唱等12个节目,赴杏坪镇铁佛村进行了演出,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演出结束后,县文化馆兰栋平馆长想,何不把民间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组建一个文化志愿者文艺演出服务队,搭建一个让更多民间文艺爱好者参与的平台。他的想法得到了民间文艺爱好者的踊跃参与和热烈响应。
每当演出队进村演出,十里八乡的群众早早地来到现场,就像当年露天电影演出般热闹。铁炉村的韩久芝老人得知演出队要到村里演出时,便早早熬了一大锅稀饭,蒸了一笼馍,组织了几十个渔鼓爱好者等待演出队的到来。
传授演技
2014年春节前夕,10多位文化志愿者来到下梁镇高垣村,为高垣村200余户村民现场写春联600余幅,为40余户外出打工回家团聚的乡亲们拍摄了全家福,并为乡亲们冲洗、装框。2月19日,听说文化志愿者送欢乐乡村行来红岩寺演出,红岩寺村的兰桂花老人早早就赶到了演出现场。文化志愿者演出了《吉祥颂》《开门红》等15个文艺节目。情景剧《婆婆也是妈》在文化志愿者张桂花、熊惠琴、李学同的真情演绎下,使在场的兰桂花等老人感同身受,老人一边观看一边抹着眼泪。文化志愿者足迹遍及柞水县13个镇,活动涉及文化、科普图书、民间演艺节目、电影等多项文化成果。文化志愿者们在送欢乐到基层的同时,和乡村的文艺爱好者一起交流舞蹈、歌唱等感受,互学艺术。文化志愿者魏金玲、屈仁燕、乐小丽等热情给农村文艺爱好者进行舞蹈歌唱音乐等培训,手把手指导,提高了农村文艺爱好者的演艺水平。文化志愿者张宏把自己的二胡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丰北河村干部。文化志愿者赵昕给移民搬迁户设计室内装修、装潢,一些渴望创业的农村青年跟着他学习装修装潢,走上了创业之路。
爱洒乡村
张晓丽既是文化志愿者演出队的编导又是演员,在营盘镇营镇村演出时,看到村里文化设施匮乏,她自己拿出1000多元钱为营镇村买了一套音响和40把扇子。兰栋平带领文化志愿者到杏坪镇铁炉沟村演出时,得知该村秧歌舞蹈队缺乏文化设备,兰栋平拿出1300元钱,给村里买了一套音响。营镇村村文书李文成喜欢吹笛子,兰栋平就给他买了两只笛子。在丰北河镇土桥村演出时,县文化馆为该村捐赠了一套锣鼓、40套秧歌服、20把扇子和20块手绢,保证了该村的群众文艺活动得以经常性举办。文化志愿者魏金玲是一家婚庆公司老板,她喜欢跳舞唱歌。她先后6次放弃了生意不做,虽然少挣了1万多元钱,但她却感到无比高兴。
现在,柞水县文化志愿者从最初的19人增加到70多人。志愿者共参与送欢乐到基层文艺演出活动26场、公益书画活动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