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雷超锋 王 昕)提起马钟涛,可能没几个人认识他。但要是提起商鞅广场、望江楼、丹江公园,大家可能知之甚多。其实,马钟涛和这些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观、绿化布局设计均出自他手。
握过手术刀、拿过画笔、捏过泥塑,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跨越人文科学与技术的能人异士。工作中,马钟涛是一名优秀的计生工作者。业余时间,他纵情投入艺术创作,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创作者。小书房里,关于艺术设计的书册、画册、泥塑、图纸占据了大量的空间。他的作品,渗透着诚恳、细致、内敛。《商洛日报》报徽、商南县城南大门,县河大桥都由他设计。不仅很多建筑都有他参与设计的身影,表现着他的艺术理念,而且他的泥塑作品秦始皇、鲁迅、李白,栩栩如生、风格独特、自成一派。
马钟涛的父亲曾在洛南县文化局工作,小时候他经常跟随父亲去看别人画画,还给画画的叔叔们当过“模特”,就这样“艺术梦”的种子生根了。1995年在当时的陕西省职工卫校进修时,为圆自己从小的艺术梦,他便利用课余时间在西安美院学习美术基础。
在成为一名计生工作者后,工作之余他潜心学习艺术设计。1999年,《商洛日报》面向社会征集报徽。得知消息后,马钟涛按照自己艺术设计理念,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两个方案,没想到其中一个打败众多艺术设计家,一举夺魁。
这次的成功,给了马钟涛极大的信心,也让他一战成名,成为商洛艺术设计界的一匹黑马。他开始热衷于建筑外观设计,学习各种有关建筑外观设计的系统知识,视野一下子宽广了许多。
时光在流金岁月中飞逝,空间在万水千山中定格。马钟涛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向往原生态的生活,10多年来,他也有过彷徨、困惑、迷茫的低潮期,伴他走过那段最难熬的时光,除了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外,还有中国古代那些迷人的传统建筑。在苏州园林,他深深地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设计所折服,每当灵感枯竭时,就会从中国古建筑中汲取营养,获得新生。
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喜爱,才使他在西安大雁塔见到民间艺人的泥塑作品后惊叹不已,犹如一个发现新大陆的孩子,并深深爱上了泥塑这一民间艺术。他的泥塑作品全部来源于自己的想象,秦始皇的霸气,李白的放荡不羁,鲁迅的“横眉冷对”,都是通过他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后创作出来的。在历经生活磨练、世俗考验与苦心耕耘后,他的作品里体现出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艺术创作的激情,充满着爱心、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感悟与热恋。他的作品更充分展示了细腻、生动、乐观,以及激扬随心所欲的艺术审美。
近不惑之年,他的心态依旧洒脱。在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使自己很多的想法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