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带着妻子放电影

带着妻子放电影

2014-11-13 10:03:06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见习记者 王 倩 记者 余 婷)正值深秋,记者在商州夜村镇洞底村找到黑再堂时已是晌午十分。早早吃过下午饭的黑再堂猫着腰在院里收拾三轮车,走近后才发现他并不是猫着腰,而是腰有问题无法完全挺直,他的左腿也一跛一跛的。他告诉记者说,他要提前收拾好放映机、喇叭等东西,好在天黑之前赶到陈巷村。
  与电影结缘
  1979年,黑再堂被乡上招录为电影放映员,当年他24岁。“刚摸放映机时脑子里一抹黑,后来越干来越顺手,也渐渐地喜欢上银幕上的喜怒哀乐。”他毫不掩饰到如今还对放映电影所产生的好感。黑再堂说,以前用的是机械式放映机,特别笨重也难操作,电影片子用的是胶片,放映过程中片子很容易断,人必须守在跟前,出现故障及时排除。
  那时候黑再堂负责五个乡镇的电影放映工作,每天用自行车带着放映机、发电机、喇叭等近二百斤重的东西奔走在各个村子的沟沟岔岔。一块幕布,一片场地,农村人家过红白喜事都会包场电影。黑在堂介绍,那时忙得很少回家,每次电影演完最早也在晚上十二点多,整晚放映那是经常的事,好片子一场有七八百观众,人越多他越有精气神。冬季农闲时间他是最忙的,许多人选择在冬季给儿女结婚,包电影的人特别多,有人会提前一个月预定他去放电影,常常一晚上赶几个场子。
  说起赶场,黑再堂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夏天,他下午五点钟在洞底村放映完一场后,骑自行车赶往五十里外的仰天池村,已经是半夜十二点了,放完电影时天都快亮了。“那几年电影正红火,群众热情高,你根本就不能推脱,多苦多累路有多难走都要去的,咱干的就是这一行。能为那么多观众带去欢乐,是很愉快的事情。”他自豪地说。
  带妻子放电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电影放映开始慢慢走向衰落。1998年后他到各个中小学播放爱国教育片,每个学校一学期两场,相对来说比以前轻松一点。2010年以后,电影公司改制,开始免费播放社会公益电影,每个放映员管两个镇,每年放映300场电影。“现在免费了,机器换成了数字放映机,下载好的片子中途不会出现断片,但是看的人却慢慢减少了。”黑再堂似乎带有遗憾地说。
  设备更新了,他的自行车也被小三轮车代替了,去各个村落的道路也都由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而他自己的身体却大不如从前。2011年,黑再堂患上了脑梗塞,住院治疗了半个月病情缓解。不成想,两年后的一个夏天,他在院子劈柴,忽然感觉腿脚麻木不能动,住院治疗后也留下了后遗症,左腿不灵便,左胳膊也抬不起来。虽然身体不灵便,但他还是没有放弃电影放映,依然沉浸在与光影为伴的乐趣里。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他放电影时妻子只得跟着,帮他装卸机器,帮他放映。“他喜爱这工作那我就只能全力支持他,现在的数字放映机简单,我很快就学会了,现在我也能独立放映。”妻子党会荣说。“想想挺对不起娃他妈的,跟着我也没睡过安稳觉,黑天半夜的才能回家,农活全赖着她。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坚持到底,我还是要一直干到我干不动为止。”
 

  • 相关阅读
  • 补鞋老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朱善国 高晓勇)金秋十月,笔者采访了居住在商南县青山镇商(南)郧(西)路边的胡富才老人。他虽到了古稀之年,却仍耳聪目明,身体强健。   胡富才老人今年72岁,1987年,他在商郧...

    时间:11-13
  • 最美家庭是怎样培育的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左 京)11月7日,“三秦最美家庭”揭晓即陕西省五好文明家庭表彰会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丹凤县刘逢生家庭凭借其多年来在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

    时间:11-13
  • 山阳四项措施关爱留守儿童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蔡铭 涂亮)近年来,山阳县按照“政府主导、家校联合、社会参与、共同关爱”的原则,采取四项举措,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为全县...

    时间:11-13
  • 东山村群众收到爱心衣物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绍有)日前,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雅莹店铺职工捐献的1500多件衣服,送给了秦岭深处的镇安县米粮镇东山庄的群众。   海拔1200多米的米粮镇树坪村东山是一个自然村,100多户...

    时间:11-13
  • 150万元体育器材送下乡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杨 鑫)为丰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农民身体素质,2014年11月10日,市体育局为商州区配送了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器材15套,总价值150万元,使商州区在往年实施8个乡镇的基础上,率...

    时间:11-13
  • 5.5公斤的红薯“巨无霸”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见习记者 王 倩)霜降过后,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11月9日,商州区沙河子镇王山底村二组的支芳良却意外地挖出了一窝“大型”红薯,其中最大的重达11.5斤,通体浑圆外皮红润,看起...

    时间:11-13
  • 古稀老人 刘礼茸的故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见习记者 王 倩)“选择了这个家,就要为它付出,把它经营好,无论过程多么艰辛,我都要把它管好,才能不为社会增加负担。”这是刘礼茸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教导儿女常说的。责...

    时间:11-13
  • 太子坪村的产业致富梦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李治军 汪 辉)“新买的弹花机每天弹棉被是过去的四五倍,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过去一大堆活儿干不完,现在棉被弹完了,我还可以打临工,月收入五六千元,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时间:1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