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我们有个家

我们有个家

2014-12-01 10:50:28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肖云)洛南县,活跃着这样一些特殊的团体,它们是由当地残疾人在残联的领导下组建起来的康复生计小组,通过在一起娱乐、聊天、锻炼、传授致富经验等形式,帮助残疾人有计划地进行肢体康复,提升他们的生产生活自理能力。据洛南县残联统计,目前全县共建康复小组11个,生计小组11个。
  谢湾镇卢村的康复小组
  薛宏山,60岁,谢湾镇卢村一组村民,2009年的一天晚上,他突然感觉右脚有点麻木,第二天早上去医院一检查,血压高达220,医生说这是脑梗的前兆,薛宏山不敢大意,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出院后,手脚还经常发麻,走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敏捷了,时间一长,左手手指都蜷了起来,左胳膊也抡不起来,只能用右手拿东西。薛宏山年轻时是村里的大队长,人既精明又能干,自从病了之后,别说村上的事了,就是自家的事,也帮不上啥忙,整天只能呆在家里的薛宏山心里发急,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2013年2月,在洛南县残联的指导下,卢村正式成立了残疾人康复小组,在镇残联组织和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带动下,薛宏山成为了小组的成员,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有团体的康复之路。“每天一早,我们几个约在一起爬台阶、上水库,这样坚持了一年多。”薛宏山说,在日复一日的锻炼中,他的手脚灵活了很多,一眼看过去,根本不像一个有病的人。
  卢省娃,58岁,卢村二组村民,他同薛宏山一样,是2009年得的脑梗,但情况要比薛宏山严重很多。卢省娃说,病发时,他只感觉头昏,连坐都坐不了,送医院去昏迷了一天,醒来后,会不自觉的流口水,右半边身子完全处于麻木状态,吃饭需要人喂,走路也得拄拐杖。病后第二年,卢省娃就约了几个病情差不多的村民,每天坚持锻炼,康复小组成立后,他们几个全部加入了进来。“村上还安排村医定期对我们进行康复训练,在科学的指导下,我们恢复的更快了。”卢省娃说,每个月,村医刘海军都会亲自上门,从饮食、作息、运动、心理上进行指导,并且定期给他量血压。“刘医生告诉我,我这种病,要吃低盐低脂的食物,而且要戒烟戒酒。”在小组成员的互相监督下,卢省娃饮食规律了很多,改掉了多年吃油重的习惯,也戒掉了烟酒,现在,他居然能每天骑着自行车去接送孙子上下学了。
  卢晓旭,61岁,卢村4组村民,2010年突发脑梗,随后说话吐字不清,半边身子也不能动了,最开始只能下床走二三十米,这几年锻炼下来,现在已经扔掉了双拐。
  卢村残疾人专职委员薛永红告诉记者,2012年嘉道理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实施以来,我们村的锻炼小组才有了正式名称——康复小组,小组有专人负责,每月都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成员一起下棋、锻炼,听健康讲座,看康复视频,在一起分享康复经验,几次下来,不仅吸引了邻村几个残疾人加入进来,也让健康及残疾预防知识在全村得到了普及。薛永红说,在农村,残疾人家属往往关心的是病人的三餐能否吃好,对病人的心理却疏于引导,很多人落下残疾后,觉得自己成了废人,常年呆在家里不愿见人,久而久之,不仅本人痛苦,也会令家庭关系恶化。“康复小组的意义就在于消除残疾人的消极思想,让他们相信通过科学的锻炼会让身体逐渐康复,并能帮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找到自己的价值。”
  石门镇王桥村的生计小组
  王增会是石门镇王桥村生计小组的组长,3岁时,他患小儿麻痹留下后遗症,2009年,又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行动更加不便。身体的残疾使王增会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出远门打工,为了养家糊口,他搞起了养殖业,利用家里的场院养起了猪,去年生猪市场行情不好,刚好洛南县残疾嘉道理项目给他们每人送去了一组兔,王增会又养起了兔子,兔子繁殖快,半年下来,王增会就卖掉了60多只兔,现在,免舍里还存留有六七十只。在嘉道理项目的支持下,王桥村的王君平也养起了百十只兔,在记者采访时,王君平正好来找王增会,他希望小组能帮自己想办法贷款来扩大养兔规模。王增会介绍,石门镇王桥村残疾人生计小组里共有10个人,其中养兔的有3户,养鸡的2户,其他的从事种植,平时没事了,大家会聚在一起聊聊养殖经验和市场销路,最近,大家都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兔子的销路很愁人,“兔子的市场价低,一斤才能卖5元钱,再加上大家的养兔规模都不大,很少有人上门收购,所以我们只得控制兔子的繁殖。”王增会说,村里还有一个养兔的大户,他准备和那个养殖户商量,看能不能把小组里的兔都代销出去。王勇应该是生计小组里生意最好的一个,因为严重的腰椎增生,王勇不仅腰直不起来,腿也经常会疼,在西安打工的他只得回到老家。前年冬天,他从银行贷来60万元,办起了全自动的大型养鸡场,现在,几乎天天都有大车来收王勇家的鸡蛋,“只要有鸡蛋,多少都能销出去。”自从成立了生计小组,时常有人来向王勇取经,而他也不吝惜经验,“要富大家一起富。”王勇豪爽地说。

  • 相关阅读
  • 镇安帮客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谢云涛)在镇安农村,过红白喜事,各种准备工作繁杂,有些事情主家忙不过来或者不便出马,通常要请人帮忙,当地人就把这些人叫做“帮忙的”,这是俗语,我暂且给他们取一个雅语...

    时间:1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