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抓得牢
村上充分借助县委领导和县委办公室包抓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县委农工部、县旅游局、发改局、财政局等部门支持,改善村容村貌,打牢创建基础。采用统一的屋顶和窗户风格,对68户民居进行了改造,墙体涂白美化26户,“三改一建”84户,移民搬迁安置50户,庭院硬化4800平方米;新修入户路3200米,打造景观路180米,铺设人行道地面砖5200平方米,安装路灯78盏,建便民桥1座,修建城墙垛口1600延米,栽植绿化苗木2.2万株、风景树456棵。以解决农村垃圾堆积和长效保洁为重点,大力开展村容环境整治活动,拆除违章建筑13处、鸡舍6处,新配垃圾箱70多个,修垃圾池4处,建公厕1所、垃圾填埋场1处和景观牌楼4个,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和保洁员,健全完善了垃圾清运和保洁制度,实行垃圾定点投放、定点收集、日产日清,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以太阳能、沼气为主,清洁能源使用率达60%,有效保护了村内的生态植被,村内流水潺潺,绿树成荫,生态良好,各种粮食、豆类、林果种植与周围生态和谐共生。目前,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净化美化了村庄环境,提升了村庄品位,实现了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民居美、环境美“五美”创建目标。
旅游新村稳步前进
试马镇依靠荆家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积极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和培育,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筛选有特色的20户农家乐,重点发展包谷酒、刺儿芽、野香椿、土鸡蛋、腊肉等地域特色菜,农家菜的色、香、味有了进一步提升,其中上苍坊农家乐的手工包子、三江野生鱼、柴火铁锅炖土鸡等特色菜肴已享誉商洛。
依托村内占地面积200亩的试马水库和库容约200万立方米的优良水资源,开发建成了游人划船、水上冲浪、休闲垂钓等旅游服务项目。整合流转土地,建成100亩蔬菜采摘园、50亩设施油茶基地、30亩垂钓园,形成了农业生态观光采摘体验园。紧紧依托“乡野农趣”的景观主题,建有传统的豆腐加工坊、粮食加工石磨坊等农耕体验场所,可供游人进行农事体验。开发培育了商南茶、蜂蜜、香菇、木耳等土特产品,深受游客喜爱。新修建入村门户牌楼和农耕文化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6套,试马社火、秧歌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健身操、广场舞等广场文化舞出文明新风气。每逢节假日,来这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品尝美食、体验野趣的游客络绎不绝,荆家河村已经成为商南乃至商洛人民的旅游胜地、精神乐园。2013年,该村获得县级旅游景点荣誉称号。
提升服务创品牌
镇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积极组织对外宣传促销活动,提升“上苍坊”旅游品牌影响力。成立了专门的乡村游管理办公室,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设有旅游咨询和投诉电话,旅游接待办法及流程图上墙;配备有拐杖、婴儿车、轮椅、雨伞等应急物件,确保随时为特殊人群服务;有乡村旅游导游2名,提供导游和讲解服务;在入村广场处设置了乡村游的导览图,各处交通标志醒目齐全;设置有专用停车场和户外停车场;组建了农家乐协会和种养殖协会,为村民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其中农家乐协会为荆家河村九组退休村支书范进南提供资金1万元作为发展农家乐启动资金,并为其提供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使他的农家乐能够成功投入运营。
种养殖协会为荆家河村三组丁清泉提供3000元启动资金,鼓励其发展丹参产业,现在丁清泉的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600元;为荆家河村四组李春学提供8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用于袋料香菇棚扩大规模,由原来的几千袋增长到2万袋,收入达12万元,全家6口人人均收入增加8000元;为荆家河村5组王顺学提供2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用于酿造包谷酒,并提供1000公斤的包谷酒市场销路;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自然条件,为荆家河村六组李文峰提供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用于养鸡5000只,全家5口人年内人均增收3200元,计划2015年扩展到1.6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