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马年跨越·辉煌篇”系列报道之三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张珊 周雯)99个建设类民生项目完成投资4.22亿元;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群众1203户4590人,保障性住房竣工交付使用563套;建成的1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2万群众饮水难问题;城乡低保等重点民生政策全面落实,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基础养老金惠及9万余群众......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一组组民生数字,一件件民生工作,架起了柞水县干群连心桥。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14年,针对群众反映热烈的民生问题,柞水县加大投入,围绕谋福祉、优保障、惠民生,普降“及时雨”,着力解决就业、人居、教育、文化等与群众最相关的问题,在学有“优”教、业有“丰”择、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上取得新进展。
突出重点 抓住服务民生关键
柞水县把握关键和重点,理清民生工作新思路。不折不扣落实“两个80%”的财政保障硬指标,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方面的资金已占新增财力实际支出的80%以上,民生支出占总支出80%以上。同时,建立健全和民生相关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基本、守住底线,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好钢用在刀刃上,牵牛要牵牛鼻子。柞水重点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使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灾有所救的民生温度。该县推进城小迁建、县中图书馆、职专实验楼和14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等工程,持续推进县幼儿园搬迁改建,实行教育设施工程;新建3个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10个村级卫生室,实施卫生基础工程;完成307省道凤镇段改线工程,加快启动小岭隧道工程建设,实现s102省道“三改二”工程建成通车,加快下西路、东红路、色杏路建设,新建西甘沟口跨河大桥,实施道路通畅工程;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处,解决近万名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坚持85%以上的集中安置率,建设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7个,安置群众1200户4800人,实施移民搬迁工程。
“要不是政府帮忙,这辈子哪能在路边上建起这么好的砖房!”日前,柞水县营盘镇秦丰村老张指着自家移民搬迁新居感激地说。过去,老李家世代都居住在离公路5里多路的深沟里。在县上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中,他家得到4万元补助,加上存借款,建起了200平方米的两层砖房。
该县通过技能培训、信息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应届大学生、困难下岗人员再就业,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完成25个村的农网改造,新建移动、联通、电信通讯基站76个,新增宽带接入网点5180处,实施电力通讯工程;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村社室外活动广场和服务站,实施社区建设工程;新建博隆药浴药膳保健中心和汇生源老年疗养康复中心,建设农村幸福院,实施康体养老工程;推广节柴灶600台、太阳能热水器900台,建设乡村沼气服务网点4个、养殖小区沼气1个、大型沼气2口,实施农村能源工程。
提升水平 增强服务民生能力
家住该县营盘镇秦丰村六组的周国俊和老伴,年逾七旬,近日在家门口领到了老年补贴和残疾人补贴,高兴地合不拢嘴,“我们腿脚不方便,还麻烦你们给我送上来。”
“民生连着民心,百姓的事就是最大的事。我们要把‘创新进取、务实为民’的执政理念贯穿于整个民生工作之中,不断创新服务民生的思路、改革进取的意识、务实敢干的担当、一心为民的情怀,加速推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县委书记林录印如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