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师傅每天平均能做80斤面,每天的收入近200元,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师傅’了。”席粉艳说,冬腊月时节,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返乡,因此每到这个时候做挂面的人就多起来了。为了在冬季生产更多的挂面,席粉艳在当地专门雇佣十几个赋闲在家的妇女包装挂面。“活儿不重,既能照看家里,一月还能收入近2000元。”正在包装挂面的张大妈说。
朝安手工挂面合作社的效益和口碑越来越好的时候,席粉艳和贺师傅却陷入了沉思。“合作社请来的师傅多数都是50岁以上,年龄偏大,而年轻人却很少做。多年以后,手工挂面这门手艺可能面临失传。”席粉艳说。正在和面的贺师傅对于这门手艺后继乏人显得既心疼又有些无奈:“做挂面是个用心活儿,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每天都得起早贪黑,又苦又累,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只有像我们这些常年在家看门的父辈们才操劳这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