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坪食用菌产业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多的农户愿意加入合作社。图为正在扩建中的香菇基地,钢筋骨架已经搭好。
香菇大棚里,几位村民正在忙碌地码放料袋。香菇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数十名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
韩子坪村薪炭林资源丰富,群众采取间伐或管护取枝的材料制作锯末填充料袋,保证生产出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刘少鸿 李 亮 左 京)韩子坪村地处商州区北宽坪镇蟒岭腹地,与洛南相邻。以前,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讲,这个时候就是一年中最难过的时候,可谓真正的“年关”,给孩子买不起新衣服,给家里割不起一斤肉,村民们常常叹息着“年难过”。然而,如今,蓬勃发展的产业,家门口的“工作”,鼓足的钱袋,绽放的笑脸,无不映衬着他们的好生活。又一年春节将至,来到韩子坪村,一排排搭成的钢架、一架架整齐的袋料菇,一群群忙碌的人们映入我们的眼帘,喜悦的言语在我们离开后久久未能散去。
大山的优势
北宽坪镇地处商州东北部,面积154平方千米,距城区约45千米,是商州区最大的林区与重点森林资源保护乡镇之一。境内山大沟深,面积辽阔,环境优美,林木资源极其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8%,特有的地理条件和山区资源优势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该镇是有名的革命老区与客家人之乡,李先念曾在此战斗,有商洛县人民政府遗址等历史遗迹,也是商州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但对于大山怀抱下的北宽坪而言,距城远,交通不方便,一系列的原因造成这里很多村子的贫穷。而韩子坪村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其中之一。
韩子坪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263户,1007人,其中123户为贫困户。在这样一个贫困户占一小半的村庄,没有任何有规模的产业,更不用说工厂,人们除了迫不得已出外打工养家糊口外,别无选择。于是大部分家庭面临的就是:留在家里的人管娃、照顾老人,没有任何收入,在外的人辛苦奔波,一年到头挣的钱也许还不够一家人花。直到韩子坪村有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小村庄出现了大“涟漪”。部分“大胆”的人已经开始利用这里的资源走向了致富路,其他人的心也已跟着开始“荡漾”。
家门口的尝试
今年41岁的何建军二十多岁就一直在外打工,去过金矿、跑过工程、修过水渠,一直处在离乡背井的打工之路上。多少年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他多么希望能在自家门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013年年底,他回家过春节,在与邻人的聊天中,得知很多地方都在发展特色产业,有的已经形成规模。于是,在调查与吸取经验中,他决定和村里几个能人一起发展菌类种植。就这样,由何建军和其他6户群众入股的韩子坪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产生了。他们的项目被确定为贫困户生产项目,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村民利用该村丰富的林木资源,由各贫困户申请林业部门间伐指标,制袋、搭棚、点种、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