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弟弟走散后的一年里,方竹林在西峡挨家挨户寻找自己的亲人。“中间有一次,我找到了一家,发现了他的旧衣服。那户人说,我晚来了一个星期,我兄弟要走,他们给买了新衣服让我弟换上了。”方竹林回忆道,从那次以后,他再也没得到过弟弟的任何消息。每天,他过着流浪的生活,白天走晚上走,遇到好心人给他饭吃就饱餐一顿,没饭吃他就饿着走。“那一年腊月廿七了,我没有找到我兄弟,也没有地方睡觉,就钻到人家的麦垛里。被现在收养我的这家人发现了,我就在这儿落了户。”方竹林说,虽然自己告别了流浪生活,安顿了下来,但是那失散的弟弟一直是他的牵挂,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打听弟弟的下落。范家山难过地告诉记者:“我的姐夫因为我这两个外甥走丢,都哭瞎了眼睛。”

少小失散,白发相见,小兄弟变成老兄弟,兄弟俩有说不完的话。
流浪生活艰辛多
今年37岁的方双成如今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但回忆起与亲人走失后流浪生活的艰辛,他满是心酸。方双成告诉记者,他并没有哥哥那么幸运,后来遇到好心人收养,他一直靠给别人家揽工维持基本的生计。从方双成与实际年龄极不相符的花白头发,头上深深的伤疤,还有满手的老茧,不难看出,这26年间生活的风霜对于他的摧残。
“刚跟我哥分开的那半年时间,我差点都活不下来了,晕过去两回,没啥吃,饿的呀。”方双成回忆道,饿的时候他只能捡烂萝卜、白菜帮子填肚子,渴了他就喝路边黑色的污水,“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饿晕了,是一个老太太用面和水硬把我灌醒来。我后来想找她感谢她的救命之恩,最后也没有找到。”方双成说,不管有多难,他都没有离开过西峡县附近。
方双成回忆,他的第一份活是给人放牛。“等我长到15岁,主家就嫌我吃得太多,把我赶出来了。”十几岁的方双成的生活居无定所,能吃饱饭是他最大的心愿,他甚至还遇到过被上一个主家卖给下一个主家的情况。“我钻过桥洞,睡过火车站,只要是能顾得住命就行。现在我是倒插门在我媳妇家,生活也算安定下来了。”方双成说他每年都会回到西坪镇上,“我和我哥是在那儿分的手。”今年,他再也不用在西坪镇徘徊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家所在的地方。
团圆年里话团圆
“我也是经常见这种场面的,但是今天看到这场面,还是忍不住掉眼泪。马上就要过年了,祝福他们一家人和和美美过个团圆年。”看到两兄弟与舅舅一家团圆的场景,“宝贝回家”陕西地方群负责人秋晨感慨地告诉记者。
面对团圆的一家人,舅舅范家山说:“双成回来了,我的一个大心结就解了,现在就是我的哑巴姐……要是我姐姐再能找回来,我对我妈就有个圆满的交代了,否则我死了都闭不了眼睛。”范家山说的哑巴姐指的便是方竹林兄弟俩的母亲。范家山告诉记者,姐夫过世后,姐姐有一次去富水赶集走失,至今已经10年了。“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我妈。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妈有啥好吃的都给我留着,我淘气被我爸打都是我妈护着,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咋样,快过年了,她冷不冷,饿不饿。”方双成一说起失散的母亲,就直用衣袖擦眼睛,看得人心酸。
范家山向记者提供了方氏兄弟母亲的信息:“我姐姐叫范家丁,1952年农历二月初二日生,方圆脸,不会说话,大概是1998年4月2日左右去赶集时走失的。”由于方双成的母亲并未留下任何影像照片,给寻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本报也在此呼吁,如果您遇到过或者收留了这样一位60多岁的老人,方圆脸,有语言障碍,孤身在外,请您及时与警方取得联系。范家丁老人,您的孩子和亲人都在家等着同您一起守岁过年,快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