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凭借这门手艺,不仅家中老小的温饱有依靠,他们家的小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由于手艺精湛,姜福娃声名远扬,最多的时候,他带了四个徒弟。一说起当年的辉煌,姜福娃的脸上尽是满足与骄傲。
传统手艺渐行渐远
姜福娃是一个有古典情怀的人,当他沉浸在这些只有斧子、刨子、锛子、凿子、锤子和木屑的世界中时,他感到的是充实宁静。“我喜欢和这些东西打交道。”姜福娃说,他很喜欢看着一块普通的木头在自己的手中,经过锯、砍、推、刨、凿、钻、刻等诸多工序,转眼变成一件精美的家具,在他眼里,这些都是艺术品。
2000年以后,铝合金门窗、家具店里的现代家具取代了传统的木工家具,姜福娃接的活也越来越少。现在,他主要靠给农村人做棺材赚取家用。乐观的姜福娃没有埋怨,他把一腔热情转移到了做棺材上来。他做出的棺材结实好看。采访中,姜福娃正在给当地一位农家做棺材。在棺材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浑厚圆实,尽显姜福娃的手艺。在姜福娃看来,一个好的木匠至少有二三十把的工具,主要有斧子、刨子、锛子、凿子、锤子、钻子、铲子、锉、尺子、墨斗等。木匠又有着自己的“行话”:锯子叫洒子,刨子叫光子,墨斗叫搭线等,这些“行话”充满着生活情趣,更充满着智慧。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姜福娃还是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做一副棺材可以挣1000多元钱,一年他至少还能做二三十副。由于儿女都已成人,这些钱足够自己花费。让他感到可惜的是,由于嫌木工活太累太脏,还不挣钱,现在基本上在没有年轻人干木工活了,他的手艺也即将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