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小商品是批发商城的特色,但随着商洛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商城也面临着升级上档的需要。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通讯员 彭家让 记者 吕丽霞)在商洛市中心城区团结路上,有一处面积不算很大的四方形市场——商州交通批发商城。这个商城里聚集着75家个体户,其中湖北人占了90%以上。这些湖北人大部分是举家迁徙来商洛的,他们要么经营批发小食品,要么经营一些家庭日用百货等,总之,这个批发商城里的商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勤俭做生意
人们常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话虽然语义上稍稍带有打趣的味道,但实际上指湖北人聪明、能干和会做生意。说起他们做生意的秘诀,这些湖北人笑着说,只不过我们能吃苦,做生意比较活,其他也没什么。
记者参观了他们的居住地,简直可以用寒碜来形容。在商城东排的夏义平,有一间约10个平方米的门面,里面搁满了各色小食品、小玩具和一些日用小百货。她家在商铺二楼上租有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小房子,供全家4口人居住。里面是一张双人床,除了中间留一条窄窄的空隙供人走动外,靠两边墙也堆着大包小包的商品。夏义平介绍,以前他们就在楼下的商铺里搭一个阁楼,一家四口挤在里边。现在好多了,有了独立的睡觉的地方,想洗澡的时候还可以从楼下烧桶热水在家里洗澡,他们也觉得挺满足的。厨房就在商铺门口,一张破旧的桌子放着锅碗瓢盆,另一张搭起的架子上架着煤气灶,旁边一个简易的架子上放着蔬菜和几包调料。夏义平笑着说,一到刮风天就灰尘四处飘,儿子说,他们吃了十几年的泥土。
商城北边的王云军家条件更为艰苦。王云军也是湖北天门市人,2003年来商做小食品和玩具批发生意。他家租的一间近30平方米的商铺,前面10平方米左右,货架上和地上摆满了商品,只有一条窄窄的过道,后面10多平方米黑洞洞的房子则是库房和一家四口睡觉的地方,床周堆满了箱子,靠门口稍亮的地方绷了条绳挂着几件衣服和毛巾。这样一个空气流通困难、到处是纸箱子的地方,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空间。面对这些,王云军早已经习以为常。他说,出来赚钱不容易,另租房还要多些花费,一家人将就一下就过来了。
在商城里做生意的湖北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生活模式。来到西排史国祥的商铺前,史国祥70多岁的老母亲正在门前做饭,双手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洗菜,老粗的手冻得通红,由于地方狭小,她时不时避让着进货的人。史国祥笑着说,“住的是鸟巢,吃的是露天餐馆。”这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前,他们就住在用木头和硬纸壳子搭起的阁楼里,2010年他成为商城里为数不多的买房者之一,在附近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他们的两个孩子搬回新家,但父母亲仍然和阁楼里的货物挤在一起,看护着商铺。
每天卸货搬货是他们必做的工作
生活条件差是一方面,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辛苦。每次下货就是几十成百件,从大车上卸在门口堆积如山,而这些东西要一件件抱到楼上或阁楼里码好,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半天,一趟一趟地跑下来,往往货搬完了,人累得就直不起腰了。一年到头,每天都要将这些货物搬出挪进,史国祥抚着他的腰说,夫妻俩现在都是腰椎间盘脱出,一劳累就疼得要命。长时间当搬运工,夏义平早已习惯,他两口子除了过年休息几天外,每天忙得从不得消停一会儿。丈夫负责进货和给客户送货上门,她招呼门面。现在即使丈夫不在,她也一个人将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寒来暑往十多载,夏天热气蒸腾,冬天冷风飕飕,她也是每天坚持着早上七点开门,晚上八点收摊。她笑着说,别人冬天都烤火,她却从来不烤,烤习惯了离开火给客户取货点货都冷的不行,还不如硬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