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商洛共发展
虽然在异乡打拼,但商洛市场的湖北人仍然带着他们的乡风民俗和生活习惯。譬如在饮食方面,湖北人最喜欢吃大米,一日三餐顿顿米饭也不为过。湖北人喜好鱼肉,他们有“无鱼不成席”的传统。他们也和商洛人一样喜欢喝酒,猜拳、行酒令他们样样在行。与商洛几个人凑一起随意整几瓶酒,边喝边聊天的豪爽性格略有不同,依这些湖北人的性情,他们相对喜欢清静和“慢慢来”,讲究边吃边品并细嚼慢咽。
另外,在孩子就业问题上,湖北人的思想则比商洛人开明得多。像夏义平的儿子在商洛考上公务员,让他们更多的是觉得对贫家出学子、对异乡人融入商洛生活的一种骄傲。对于孩子未来的工作,他们则认为,没有正式工作就打工,就做点小生意,只要人勤快,肯吃苦,怎样都能赚钱,没有必要逼孩子挤这一座独木桥。
思想观念的不同,并不影响这两地人和睦相处,他们也都慢慢地融入了商洛生活,在当地结交了不少朋友。史国祥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他在商洛的两位朋友。一位是西荆的李加强,因为有个商户欠了他几百元的货款,好几年都没给他,同为生意人的李加强听说了之后,他主动和那个商户沟通,帮他要回了货款。还有一个商户是砚池河的蒋新海,看到他们一年到头不出门,来进货时老是邀请他们一家到砚池河去玩。后来,还将史国祥的父亲带到他们家去玩,隆重地接待他们,回来时还带了不少的土特产。这一切都让他们非常感动,也为他们有这样的朋友而高兴。
市场像一只无形的手,把这些湖北人拉到商洛安家落户,他们用聪明才智带给商洛繁荣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融入了商洛。湖北人善于做生意,热情好客,也吃苦耐劳,在感慨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向好的同时,心里不由流淌一句话就是:咱们商洛、湖北人民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