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中村的元宵风情民间艺术的大熔炉

2015-03-09 09:47:10 来源:

火龙飞舞

火龙飞舞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陈 波 鱼明军 王 倩 董 楠)“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南宋诗人陆游眼中的社火给后人留下缕缕遐思。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春节庆典狂欢活动,是中国北方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每年元宵节前,我市各地都有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耍社火的传统,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火队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山阳中村镇感受那里浓郁元宵风情的民间社火艺术。
  羊年春节,中村镇的社火不仅内容丰富,而以高、巧、奇、立著称的社火芯子,更让人瞩目。
  据了解中村镇社火自清末就有,当时镇周围住着杨氏、吴氏和席氏三个大户,每逢春节,三姓大户人家都会组织本族子弟耍社火。耍的内容,多半取材于历史故事,并不断推陈出新。表演开始后,三支社火队伍走村串户,摆开阵势,力图从声势上能够盖过对方,为本族人争光。这样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耍社火都未曾中断过。近年来,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耍社火也成了当地群众元宵节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春节的喜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和谐幸福新中村’是我们今年元宵节社火巡演的主题。”中村镇街道村支书杨福建说,羊年社火表演安排有15个节目,街道村、上湾村、下湾村共计2000多名群众参与。表演的内容紧随时代主题和党的政策,将人文传统、历史典故和地域文化都融合到社火艺术表演中。
  按惯例,社火表演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持续三天,正月十五结束。杨支书解释说,由于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都想通过参与社火表演来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所以今年社火表演参与的人数众多,阵势庞大,表演时间就延续到了五天。3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社火表演开始了,中村街道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绚丽的彩服、别具匠心的花灯、火红的舞龙、金黄的元宝,在如潮般的人群的簇拥下将整个小村装扮的喜气祥和。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上场参与。大家根据社火队的安排,老人扶拐敲锣打鼓,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抬芯子、舞狮子,小媳妇跑旱船,孩子们自然就是扮演社火芯子。社火队伍从上湾到街道,再到下湾,逐村巡回表演,场面甚为壮观。在社火表演中,高台艺术惹人注目,用铁棍焊接成五六米高的骨架,下端固定在车上、上端妆饰成五彩缤纷的树枝或花朵,把小孩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扎立其上,宛如巧站花心、叶面,并按戏剧情节,作出亮相姿态。
  除了附近的群众,观赏人群里还有许多临近镇如银花、丹凤县的竹林关、、土门等地的群众,观赏人群将巡演队伍常常围个水泄不通,人群绵延数里,人山人海,路边、地里、房顶上全都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为了保证社火表演安全、有序的进行,社火队伍专门成立了由青年小伙子组成的20多人的治安队伍,现场疏导和维护社火巡演秩序。
  中村镇文化资源积淀深厚,社火和舞狮等元宵节风情地域文化活动特色鲜明、魅力独特,也是山阳县域内群众文化生活相对活跃的地方。近年来,镇上以传承保护中村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大力支持组建“和谐之星”等民间演艺团体,组织专业人员创作、推出一批老少皆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和服务项目,积极发展文化领域的一村一品,促进了群众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崔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