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听百岁老人讲光阴故事

听百岁老人讲光阴故事

2015-03-26 09:44:57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吉文艳)3月21日,春光明媚,记者来到市区宏安新村小区里,拜访商州区最长寿的百岁老人王震。照顾老人的女儿井芳珍告诉记者,王震生于1912年,今年已有103岁。虽然经历了百年沧桑,但老人皮肤红润,眼神清亮,身姿硬朗,口齿利落,除了有轻微糖尿病再无其他病症,让人不由感叹时光对老人的仁慈与眷顾。天假高寿,也是对王震老人的善行及豁达、包容之心态的褒奖。

老人的重外孙央求小外婆(老人的小女儿井春芳)抱起自己和老人亲亲。

老人的重外孙央求小外婆(老人的小女儿井春芳)抱起自己和老人亲亲。

  一生清苦甘贫乐
  王震老人从旧社会走过来,裹过小脚,给地主家扛过活,13岁便到婆家操持家务,一生共养育了五双儿女,最大的儿子已经76岁了,最小的女儿也已经53岁。老人现在由二女儿井芳珍照看。井芳珍说,老人一生经历了民国、抗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时期,可谓历经沧桑。“那时候人可怜,没啥可吃,青黄不接的时候就用野菜、柳叶、桃叶、槐树叶子度饥荒,平时就吃给地主拉磨子磨剩的糠。”王震老人回忆,她十五六岁就开始给地主家拉磨子、推碾子、洗衣做饭,受尽了旧社会的苦。“才十五六岁啊,现在看还是个娃哩,生在旧社会就把你当大人用,干不动也得干。”老人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给当时的县长家洗过衣服:“洗一件衣服5分钱,床单被罩2毛钱,那时一匣洋火卖一分钱,挣的钱全用来补贴家用。”
  关于抗日战争的记忆,老人只剩下恐惧。“在城里都能听见枪炮声,我问我妈鬼子要是来了咋办,我妈把我抱在怀里哄我说我还小,鬼子不会伤害我。”到了1969年,王震老人受“居民下放”政策影响被下放到老家沙河子镇井家坡从事劳动改造,这一下放就是10年。“说是父亲的老家,但根本没回去过,我们睡过地主家的牛棚,住过娘娘庙,把苦受尽了。”井芳珍回忆,母亲还曾不慎在干活中从坡上滚下摔断了腿。
  对受尽半辈子苦楚的老人来说,难以承受的并不是身体的疼痛,而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痛。2000年,王震老人的二儿子在老人88岁高龄时因喷门癌去世,老人悲痛欲绝:“该走的是我,我真想把我儿换下来。”闻者无不落泪。
  孝敬家风代代传
  “我感谢我的丈母娘,她给我培养了一个好妻子,给我们家培养了一个好儿媳,即便我作为女婿也要对老人尽孝。”老人的小女婿王景放动情地说,这些年母亲早已为他们这些做儿女的树下了孝敬老人的榜样。王震老人回忆,过门不到2年,婆婆便得病瘫痪在床,自己不仅要给地主家扛活,照顾家里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还要伺候瘫痪的婆婆,一天到晚累的浑身哪都疼。“我婆婆对我好,看我在地主家受苦很心疼我,老偷偷给我藏点细粮吃。”也许是感恩老人,从婆婆瘫痪到离世,王震一直像亲女儿般尽孝床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古人大力提倡的道德,没读过书的王震也许从未曾听过这句话,但她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句格言。在全家租住在南街的40多年时间里,老人常常撇下尚年幼的儿女照看社区里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晚上陪有病的老人睡。“那时候我还小,就记得我妈她晚上老去一些老人家里睡,还不理解,后来大了才知道那是我妈怕孤寡老人晚上没人照看怕出事。”井芳珍回忆,母亲当年在南街是出了名的贤惠,一辈子没和人红过脸,常教育儿女们不要争多论少,要从善。“‘人一亏,神一补’‘吃亏是福’是我妈经常教育我们儿女的话,哪怕是当年剥削过她的地主的后代,现在还常来看我妈,两家人处的跟亲戚一样。”井芳珍说。

  • 相关阅读
  • 接生婆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王 涛)自古以来,受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限制,绝大多数产妇选择在家里生产,请妇女帮助接生,这些妇女逐渐成为“专业接生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人家生孩子...

    时间:03-26
  • “养育未来”项目商洛试点

    项目引起了不少中外记者关注,国家卫计委教授蔡建华在丹凤花瓶子镇接受法国一家电视台专访。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马泽平)编者按:儿童发展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城乡均衡发展,关系亿万家...

    时间:03-26
  • 于塬铁路桥洞内垂落光缆得到修整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贾书章)本报3月20日三版“民生热点”栏目报道《于塬铁路桥洞内光缆伤人》消息见报第二天,桥洞内光缆所有人单位派出专人对该桥洞内零乱的光缆进行了整理,并将光缆固定在...

    时间:03-26
  • 镇安建起科技“110”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方晓玲 陈风军)开春以来,镇安县坚持科技特派员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全方位地开展科技宣传、培训、示范、推广,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

    时间:03-26
  • 快乐的修鞋匠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何晓东)这个季节,温暖而又明媚。途经丹凤县广场南巷子口的修鞋摊,那愉悦的笑声让人驻足:笑容满面的修鞋匠一边熟练的修补着鞋子,一边与两个长凳上坐满的等候的顾客拉着家常,他们...

    时间:03-26
  • 商南掀起学雷锋活动热潮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吴丹南)连日来,商南县在各领域、各行业、学校、社区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寻找我们身边的雷锋、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八大主题活动,在全县掀起学雷锋热潮。   开展社会...

    时间:03-26
  • 洛南实施马铃薯示范推广项目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吉文艳 见习记者 董 楠)洛南县制定出台《秦岭山区马铃薯高效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大力发展优质马铃薯种植,以期带动农民增收。   根据项目实施方...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