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接生婆

接生婆

2015-03-26 09:46:48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王 涛)自古以来,受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限制,绝大多数产妇选择在家里生产,请妇女帮助接生,这些妇女逐渐成为“专业接生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人家生孩子大都靠村里的接生婆,在商洛山区,直到十几年前,村里的接生婆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接生婆也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村里,王金枝(右)年轻的时候帮助过很多产妇生产。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她的孙子、重孙都是在医院生产的。

在村里,王金枝(右)年轻的时候帮助过很多产妇生产。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她的孙子、重孙都是在医院生产的。


  双手剖开生死路
  “放松!用力!再用力!”一名额头布满细密汗珠的中年妇女,一边用手轻压着躺在床上的孕妇,一边柔声地鼓励着她。孕妇在痛苦地呻吟着,声音在寂静的山野里传得很远。
  这中年妇女就是王金枝,这是她接生时一个场景。王金枝出生在商南县赵川镇东岳坡村,今年70多岁了。她年轻的时候生了五六个孩子,而她也记得自己生第一孩子时的情景,那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让她好几次差点晕过去,但婆婆柔声的安慰,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却是那样的温暖并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让她顺利产下孩子。“从那时开始,我觉得接生婆的重要。”回忆起最初生孩子的经历,王金枝至今记忆犹新。
  作为过来人,王金枝有着丰富的生育经验。时间长了,当地只要有孕妇快生产的时候,都会提前跟她打招呼,要她帮忙接生。在当时,无论家庭贫富,生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头胎分娩,做丈夫和公婆的,心中既高兴又担忧,因为世间常说的“阴阳一张纸,生死一呼间”多用来比喻临盆分娩的女人。所以家长都把接生婆视为送子的观世音,救命的活菩萨。她还记得,那个妇女快要生了,丈夫会提前将她接进家,双手捧上一碗糖水鸡蛋。接生婆洗过手,走进产房,一边询问一边观察,吩咐家人端来一盆热水和剪刀,点来一盏油灯,做好产前准备。
  随着临产妇女疼痛的加重,“临床经验”丰富的接生婆一边柔声细语地安慰着痛苦万状的产妇,一边用“屏气、下努、用劲”帮助她用力。婴儿哭喊着哇哇坠地之后,接生婆迅速掰开婴儿双腿,鉴定性别,并马上向房外通报:“生了,生个大胖儿子!”“生了,生了个丫头片子。”随后,接生婆把剪刀放在灯上炙烤消毒之后剪下脐带,用干净的布条捆好婴儿脐眼,穿上柔软干净的衣服,站在门外早已迫不急待的婆婆一步跨进了房,抱起尚未睁开眼的婴儿左亲亲右亲亲,脸上一朵花,心中一罐蜜,无比幸福。
  当然,有时候,面对难产,接生婆的本事也很有限,常常束手无策。有句话说接生婆是“双手剖开生死路”,完全正确。顺利的话母子平安,可弄不好就可能是条死路。那时候,经常可以听到村里一些妇女因为难产不在了。
  受人尊敬的职业
  接生婆并不都是女的。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有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陈小手》,写的就是帮产妇接生的男人陈小手曲折多变的命运。按西方人的观念,接生婆是新生命的施洗者,是第一个目睹奇迹降临的幸运之人。接生婆都手脚麻利,对待初次生育的妇女,接生婆总会以“过来人”的姿态开导她,并因势利导,辅助她生产。
  “现在都去医院,还有谁在家里生。”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王金枝很多年都没有接生过。但是回忆起曾经的做接生婆的经历,她还记忆犹新,每次当她把娃娃抱出来时,主人往往会喜笑颜开,赶忙吩咐给她煮碗荷包蛋,包红包,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感谢。而她们则嘱咐着妇女坐月子的注意事项,等到孩子周岁生日那天,接生婆打扮得风风光光,理所当然地坐在首席。

  • 相关阅读
  • 听百岁老人讲光阴故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吉文艳)3月21日,春光明媚,记者来到市区宏安新村小区里,拜访商州区最长寿的百岁老人王震。照顾老人的女儿井芳珍告诉记者,王震生于1912年,今年已有103岁。虽然经历了百年沧...

    时间:03-26
  • “养育未来”项目商洛试点

    项目引起了不少中外记者关注,国家卫计委教授蔡建华在丹凤花瓶子镇接受法国一家电视台专访。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马泽平)编者按:儿童发展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城乡均衡发展,关系亿万家...

    时间:03-26
  • 于塬铁路桥洞内垂落光缆得到修整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贾书章)本报3月20日三版“民生热点”栏目报道《于塬铁路桥洞内光缆伤人》消息见报第二天,桥洞内光缆所有人单位派出专人对该桥洞内零乱的光缆进行了整理,并将光缆固定在...

    时间:03-26
  • 镇安建起科技“110”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方晓玲 陈风军)开春以来,镇安县坚持科技特派员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全方位地开展科技宣传、培训、示范、推广,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

    时间:03-26
  • 快乐的修鞋匠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何晓东)这个季节,温暖而又明媚。途经丹凤县广场南巷子口的修鞋摊,那愉悦的笑声让人驻足:笑容满面的修鞋匠一边熟练的修补着鞋子,一边与两个长凳上坐满的等候的顾客拉着家常,他们...

    时间:03-26
  • 商南掀起学雷锋活动热潮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吴丹南)连日来,商南县在各领域、各行业、学校、社区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寻找我们身边的雷锋、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八大主题活动,在全县掀起学雷锋热潮。   开展社会...

    时间:03-26
  • 洛南实施马铃薯示范推广项目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吉文艳 见习记者 董 楠)洛南县制定出台《秦岭山区马铃薯高效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大力发展优质马铃薯种植,以期带动农民增收。   根据项目实施方...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