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播撒希望

播撒希望

2015-03-31 09:39:23

  播撒希望文/图 孙传卿 柯遵印)2014年马铃薯收获季节,在商南青山、富水、试马、清油河等镇的科技示范田里,刚采挖的马铃薯堆积如山,个大如拳,被装上车运往远方。一位头戴草帽,身穿白色上衣,挽着裤脚,穿着沾满泥巴鞋的“老农”笑眯眯地抚摸着这些“金蛋蛋”,忘神地欣赏着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这位“老农”就是商南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刘兴才。

刘兴才在玉米示范田做科技对比试验

刘兴才在玉米示范田做科技对比试验


  推广农业新技术
  刘兴才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79年参加省考,成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干部。
  经过多年的实验,刘兴才选育出适合在商南大面积推广的小麦、玉米、花生、蔬菜良种,促进各类作物单产提高30%以上。小麦亩产由16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玉米亩产由200公斤上升到300公斤。他先后承担了水稻旱育稀植、洋芋冬播技术、地膜小麦栽培技术、巴西陆稻、地膜玉米、地膜花生、地膜洋芋的种植及间作套种、平衡施肥等试验120多个。
  1983年,刘兴才大胆尝试科技承包,与梁家湾村签订350亩杂交水稻技术承包合同。在他率领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县推广成功。随后几年,将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推广到柳树湾、富水、清油河等地,发展杂交水稻1.2万亩。
  这一次技术承包的成功,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也为接下来推动的“白色革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铺平了道路。这项技术在其他市县纷纷推广,通过验证确是一项增产技术。在他耐心劝导和示范带动下,群众慢慢接受此技术,两个月后,全县沟沟叉叉布满“白色”,总面积达3万亩。
  发展商南“菜篮子”
  群众的温饱解决后,蔬菜成为全县紧缺的农产品。如何解决人们吃菜难、吃菜贵问题?刘兴才决心发展商南人自己的“菜篮子”。经实地考察、调研,最终选定富水镇王家庄村为全县“菜篮子”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在他的推动下,王家庄村蔬菜由最初的2户,发展到现在的300户;由最初的4亩,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亩;王家庄蔬菜成了县城居民重要的蔬菜来源,占商南蔬菜市场份额的50%以上,早春大棚亩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是种粮的5-7倍,也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
  2012年王家庄村被农业部命名为“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周边村和其他乡镇农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带动全县发展蔬菜种植3.2万亩。仅此一项,菜农人均增收480元左右。如今,刘兴才将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扩大推广到城关、青山、试马、清油河、过风楼等10多个镇村,并引进了九眼莲菜、大荔西瓜等特色菜果种植。
  平地能种菜,山区能种吗?2008年,刘兴才深入高寒山区实地考察,积极探索高寒山区农业发展新途径,在碾子坪村大胆试种秋甘蓝30亩,长势良好,效益明显。2009年又在青山、白鲁础等地发展秋甘蓝500亩,后来逐步发展到2000多亩,采用马铃薯与甘蓝套种模式,年亩经济收益达到5450元,是过去洋芋套玉米亩效益的5.7倍,受到当地群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菜农卖菜难的问题,他多次到南阳、十堰、西安等地找市场,与西安、湖北等销售商和本县两家大超市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解决了菜农的后顾之忧。
  地膜洋芋使群众增收
  2011年,刘兴才在青山镇草荐村、十里坪镇碾子坪村等地膜洋芋试验田块采用先覆膜后播种技术,结果这些田块出苗率在90%以上,而先播种后覆膜的田块出苗率只有60%左右。平均亩增产30%以上,亩增收600元左右。通过连续三年试验,先覆膜后播种出苗率远远好于先播种后覆膜。这是刘兴才在农业生产中又一次技术革新。

  • 相关阅读
  • 被时代淘汰了的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陈波 肖云)织布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民间还流传有歌颂织布“巧匠”黄道婆的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传统织...

    时间:03-31
  • 商南建设陕西“最美县城”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董明华 王 伟)商南县集中力量抓好棚户区改造、公园文化提升、路网“三化”、商贸地标、水景提升等“五大工程”,推进县城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由量的扩张...

    时间:03-31
  • 镇安创建节能低碳示范县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风军 杨丽华 方晓玲)镇安县自2011年被省上确定为低碳试点县以来,以深入推进节能减碳工作为重点,紧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rdqu...

    时间:03-31
  • 镇安清明祭扫吹新风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 华)3月28日,记者在镇安县一花卉店门口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挑选鲜花,准备去上坟祭祖。用鲜花、植树等代替火纸、鞭炮寄托哀思的文明祭扫方式开始被市民接受。  ...

    时间:03-31
  • 白浪镇打造秦豫鄂边界生态名片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孙传卿 韩 斐)“3·12”植树节当天,地处秦豫鄂三省交界的商南县白浪镇开展以“约会绿色扮靓春天”为主题的机关干部野外植树活动。数百名干部和群众分工合作、...

    时间:03-31
  • 柞水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侯卫峰)柞水县致力于打造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的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县域板块,积极支持、全力配合、主动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循环发展,提升经...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