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乡村弹棉郎

乡村弹棉郎

2015-04-14 10:58:08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王 涛)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弹棉花哎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这首流传已久的民谣,还停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可是弹棉花的手艺却渐行渐远。
  弹棉花手艺红极一时
  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家或是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家住商南县赵川镇石堰河村的袁宗学离开弹棉花行业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说起弹棉花,他历历在目,年轻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家里,他几乎为全村的家庭都弹过棉花。过去,女儿出嫁、儿子结婚都得准备嫁妆,而一床好被子就成为了结婚最好的嫁妆。逢年过节,一般人家会把用旧的棉被拆开重新加工。在袁宗学的家里,至今保留着弹棉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按民俗,所用的纱,一般都用白色。但用作嫁妆的棉絮必须以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
  “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是弹棉花工匠们对自己的手艺的一种诠释,也是人们对他们的劳动最为形象的比喻。袁宗学告诉记者,弹棉花不仅是费力也是个精细活,敲弓的时候要花大力气,而“上线”则是细致的工作,要和妻子一起才能完成,摆上一个小小的花样,一条棉被就初具雏形了。最后再经过多次的压、磨,一整套工序下来,一条暖暖的棉被就在手艺人的手中完成了。从弹、拼到拉线、磨平,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也挺费时间,一天时间也就弹上一、两条。

在方智雷的作坊里,旧毛衣、棉袄都可以加工成被子,深受老百姓欢迎。

在方智雷的作坊里,旧毛衣、棉袄都可以加工成被子,深受老百姓欢迎。

  父子俩守着一个作坊
  从上世纪末起,弹棉花这个老手艺就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因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家里盖的,已经不仅仅是老的棉絮棉胎,取而代之的是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各种各样腈纶被、羽绒被,弹棉花的手艺却渐行渐远。
  弹棉花虽然是很古老的工艺了,但是现代生活我们也离不开它。因为,即便是年头久远的又硬又黑的棉絮,一经重新弹制,又洁白柔软如新,很是神奇。可弹花匠人工作很是辛苦,灰尘很重,很多人随便找个墙角或打个棚子就可开张。几乎没有人想从事这个职业了。可在商南县试马镇小学附近有一个弹棉花的小作坊,依然在坚守着。
  作坊的主人名叫方武林,今年40多岁。每天他和儿子方智雷都在店里忙碌着,先将制好的棉胎叠整齐,抱到外面摞在一起,等着顾客来取。然后,压棉花的机器开动起来。父子俩将一床旧棉絮塞进机器里,经弹之后的棉花变得细碎蓬松,用一支木棍将它们打成卷,好像棉花糖的形状。
  “我父亲弹棉花30多年了,我干了3年,以前在老家弹,后来到这里开店。”方智雷说。他的作坊是租用一间不起眼的平房。可是每天有不少顾客老远找他弹棉花,看中的就是他的手艺。面对新机器、新工艺,方智雷告诉记者:“以前这个没有买来,是用手工弹的,一天只能做一个被子,起早贪黑,现在我们自己买了机器,经过改造,不仅能打棉花,还能对旧毛衣、袄子进行加工,打成被子,受到不少人的欢迎。”自从有了洋弹(机器的名称)后,方智雷就把废旧毛衣顺在入口处,一点一点地往弹棉机里送。经过机器转动,弹好的“棉花”从出口处沿沿不断转出,再用竹棍就势将“棉花”一点一点地卷起来,经过碾压、上线,不到半个小时,一床由五六件旧毛衣打造的被子就成了。

  • 相关阅读
  • 生猪价格低迷养殖户受损

    生猪价格低迷,造成养猪场存栏增加,负担加重。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周银祥)2014年对养猪业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看不懂”的猪价,让众多养猪户陷入亏损的泥淖。2015年春节前夕,本是民谣中&ldquo...

    时间:04-14
  • 农家酿酒师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吉文艳 左 京)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商洛山中的农家村落里,总有不少家庭式的酿酒作坊和高水平的酿酒师傅,酿酒手艺代代相传,自然承袭,酿出的酒香飘十里,令...

    时间:04-14
  • 昔日烂河滩 今日养鱼池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朱逢喜)近日,在山阳县高坝店镇南家垤村庙岭组,笔者欣喜地看到,新修成的养鱼池里,各色鱼儿游来游去,给过往行人增加了一景。   其实,这个风景秀美的鱼塘曾经是水毁的烂石河滩。...

    时间:04-14
  • 十五里铺村的新图景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杨 森 通讯员 汤 龙)“实施村部升级改造,引导农户养殖果子狸,在破岔组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日前,在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十五里铺村,包扶该村的商丹园...

    时间:04-14
  • 丹凤将拨付33万多元补助参保职工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杨 威 方由朝)4月1日,丹凤县政府与工会联席暨劳动竞赛委员会会议研究审议全面推进在职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时确定,在全县全面开展在职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将互助保障工作纳入全县民生工程...

    时间:04-14
  • 白玉河口的幸福“聚会”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李治军)4月10日,多日降温降雨后,天气放晴,山川秀丽。在商南县金丝峡镇白玉河口社区广场,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像赶集一样,听讲座、“抢”资料、看演出、检查身体…&he...

    时间:04-14
  • 心中有责草根情

    ——洛南县农民党员服务群众创业致富侧记   王志锋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有’要求,是最基本的党性要求。我体会最深的是,作为一名贫困山区的农民党员,关...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