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四川泸州的,那里酒多得很。”其中一个人说道。这五个人中除过一个年轻小伙比较腼腆外,其他人都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我们这个小兄弟虽然不太说话,可是歌唱的好听,在我们家乡唱歌时,吸引了很多姑娘。”有个叫卢世平的说。说起自己的家乡,他感慨万千。“那里的山很小,属于丘陵地带,虽然景色不比外面美,经济也不发达,但是在我心里依然是最美的地方。”他这样说着,“不管在哪,对所有人而言,家乡都是最美的。”
这五个人都姓卢,来自同一个村庄。他们一起在外揽活,天南地北的跑。其中卢世平年龄最大,今年43岁,去过海南、云南、湖北,但是在陕西待的时间最长。“陕西人热情,好打交道。”这是卢世平常呆在陕西的主要原因。
卢世平十四五岁时已开始学习粉刷的手艺。当时因为年龄小,他常常使不上力,师傅一骂,他就哭。被骂了很多次,受了很多罪,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如今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他的小孩已经13岁。“我给娃打电话,讲的最多的是我的经历,要他吸取我的教训,好好学习,将来不要像我一样吃苦受累。”卢世平说。
前几年,卢世平都是一个人在外打拼,生活的冷暖只有他自己知道。白天活重的压得他喘不过气,晚上疲惫的身体和简陋的条件又让他倍感心酸。“房子只有几平方米大,上下铺,坐起来就能碰到头顶。那时也不像现在,没有手机,打个电话都难,更谈不上看新闻了,下了班的生活就只剩下睡觉,长期下来觉得生活很难熬,白天期待着晚上休息,晚上又期待着赶快过去。”卢世平说。特别是过中秋节的时候,他更是非常的心酸。“团圆,团圆”他时常在想,何时才能一家团圆。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两个字“压力”,他必须通过无休止地劳动,才能赚钱养活一家人。
后来,等孩子大了些,老婆也跟着他四处跑,无论他去哪里,老婆也都陪在身边。“如果工程时间长,我们两个人就在项目附近租房子,每次下班后,至少有一碗热腾腾的饭端过来,比起之前吃的盒饭幸福多了。”卢世平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放工之后,还可以通过手机看看新闻,叫上同乡一起去租住房做饭吃,生活也变得丰富了,以后就打算带着老婆天南地北了。”
做农民工有苦有甜
“每次看着一栋楼房,从刚开始的基础做起,一直到封顶,内外墙粉刷、给排水,直到看到住户住进去时露出的那一些光亮,心里就有大大的成就感。“这是80后小伙鱼永超内心里的“甜”,但是这甜在他心里持续的时间很短,因为他要不断面对工作中的那份“苦”。
鱼永超,今年30岁,是商州人。十六七岁时就出外打拼,刚开始在砖窑厂干,给窑里装砖,每天要从手里过1万多块砖,那也是他迄今为止最辛苦的一段经历。后来他下过金矿,也曾到南方进厂打工,辗转了多个行业,但是他回想起来,每个行业对他而言都是一次历练,一次快速的成长。
6年前,鱼永超开始进入建筑行业。先是学习砌砖,而后转行水电。他觉得建筑工地虽然条件比以前在厂里时差,工作也很辛苦,但收入比之前好一些。鱼永超有一个3岁的小孩,媳妇因为在家管小孩,一家的支出都要靠他承担。
今年是鱼永超觉得这十几年中最幸福的一年。因为他在家附近工作,可以时常和家人团聚。这十几年来,他都是在外打拼,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跟家人团聚,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的奢望,今年终于实现了。”鱼永超说。
鱼永超认为他同40岁以上的建筑工人不一样,他身上有着80后的特点。他对生活有着高度的热情,他对未来有着极其美好的设想,他会在一个月只有一两天的假期里带着媳妇和孩子出去大吃一顿,他也会偶尔在下班时间和哥们出去聚餐聊天,他盼望着未来有一天能带家人一起旅游,他也期望着能住上自己建造的房子,更多的是他相信生活在他的经营下会变得多姿多彩。